今天和一个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沟通和探讨,我从孩子妈妈言语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焦虑:
家长是女监的管教人员,因为工作的原因,放暑假只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父母家。孩子的姥姥会保证孩子的一日三餐和起居生活,但是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就不到位,所以孩子很依赖手机。
因为管不上孩子,自己就很焦虑,于是给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但是孩子有不想上,所以就有了抵触情绪,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也不完成,这样一来,妈妈就更焦虑了。
我今天联系家长,本想了解一下情况,谁知家长有一肚子的委屈向我倾诉。我就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我的建议,我们微信聊了很长时间。
我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选择,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尊重,愿意和妈妈说自己的心里话。
同时告诉家长,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要孩子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很不容易,所以,不能让孩子带着情绪去学习,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经过我的开解,家长焦虑的心情缓解了下来,说有我这样的老师真是孩子的福气和家长的知己,有我真好!
得到家长这样的肯定,我也觉得很开心。其实教育有时不仅仅是我们在课堂上教孩子们知识,更多的时候是情绪的疏导,对孩子是这样,对家长也是这样。
只有我们达到共情之后,教育才是有效的。
这是我今天和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