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vaScript作用域
1.1 全局作用域
在代码中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到的对象拥有全局作用域,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形拥有全局作用域:
a) 最外层函数和在最外层函数外面定义的变量拥有全局作用域
b) 所有未定义直接赋值的变量自动声明为拥有全局作用域,如:
function test(){
a = 3; // a 具有全局作用域
var b = 4;
}
test();
console.log(a); //3
console.log(b);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b is not defined
c) 所有window对象的属性拥有全局作用域
1.2 局部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一般只在固定的代码片段内可访问到,最常见的如函数内部。
2. JavaScript作用域链
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执行环境(execution context),当执行流进入一个环境时,函数的环境就会被推入一个环境栈中,在函数执行之后,栈将其环境弹出,把控制权返回给之前的执行环境。
当代码在一个环境中执行时,会创建变量对象的一个作用域链(scope chain)。作用域链的用途,是保证对执行环境有权访问的所有变量和函数的有序访问。作用域链的前端,始终都是当前执行的代码所在环境的变量对象。如果这个环境是函数,则将其活动对象(activation object)作为变量对象。活动对象在最开始时只包含一个变量,即 arguments 对象(这个对象在全局环境中是不存在的)。作用域链中的下一个变量对象来自包含(外部)环境,而再下一个变量对象则来自下一个包含环境。这样,一直延续到全局执行环境;全局执行环境的变量对象始终都是作用域链中的最后一个对象。
标识符解析是沿着作用域链一级一级地搜索标识符的过程。搜索过程始终从作用域链的前端开始,然后逐级地向后回溯,直至找到标识符为止(如果找不到标识符,通常会导致错误发生)。
示例:
var a = 1
function fn1(){
function fn3(){
function fn2(){
console.log(a)
}
fn2()
var a = 4
}
var a = 2
return fn3
}
var fn = fn1()
fn()
上述代码中,最终执行的是fn2,但是fn2中并没有定义变量a,则从其上层作用域也就是fn3去寻找变量a的声明,由于变量的声明前置,但是赋值不会前置,可以在fn3中找到其局部变量a的声明,但是未被赋值所以值为undefined,所以在执行fn2时会输出结果undefine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