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认真真的学习了关于“青春期如何确立身份认同”的课程。了解到我们人生的发展过程,是自我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人生分为4个时期:1,青春期、2,成年早期、3,成年期、4,晚年期。
每个时期都有它特定的发展课题,也有阻碍它发展的特定障碍,那就是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青春期的前半段,是收集阶段;到人生的后半段,我们开始进入分发的阶段。
所以青春期有一个稳定的自我,到亲密关系时变成两个人,到更广泛的职业关系以及关心下一代,甚至是更大的人类共同体,都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对青春期的时间的定义:有的人说是从12岁到18岁之间,也有人说是35岁以前。我觉得陈老师在课程里的定义:15~25岁之间,是很符合我们的成长的轨迹的。同时到25岁,也是我们的脑科学研究说是大脑前额叶发育成熟(也就是我们大脑控制情绪的区域)。
青春期本身就是充满了矛盾的,因为它是一个断裂的过渡时期。
在生理上,青春期的孩子要面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强烈却羞于启齿的性欲;
在家庭关系上,一方面还依赖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另一方面,又想开始尝试脱离家庭,来为自己争取独立的空间;
在社会上,一方面想开始参与社会,但另一方面,却又对社会一无所知。
青春期是孩子和成人之间的过渡期,也是有很多“自我的新的”部分冒出来,需要整理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真正参与成人社会,否则就一直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这个寻找和整理“我是谁”的答案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在青春期获得身份认同的过程。这个身份认同的标志,就是:为自我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再回想起我的青春期,是怎么过度这种身份认同的呢?
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也是家族的老大,所以自小就被“委以重任”,觉得我是可以担当重任的。爸妈也很信任的让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就做一些家里办喜事或是聚餐的菜式安排和食材的采买。从时间的安排、菜式的安排、食材购买的数量、以及厨师和助理的沟通,都无意间锻炼到了我的连接的能力。所以从小对于身份认同,我是有被锻炼到的,只是我自己对这个部分是没有觉知的。(现在才想明白)
到我真正克服自己内心的这种“身份认同感”,是在去年2019年,也就是我34岁的时候,我通过心理成长的鼓励咨询小组的成长中,通过半年的陪伴式成长,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并确认了“我是谁”。
一路走过来的感悟: 青春期的成长需要得到足够的成长和滋养,我们才能真正跨越内心的成长,为找到自己的幸福迈进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