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者: 雪之意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12:53 被阅读30次

           

         

    标签

            照见黑暗,照见邪恶,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需要及时找个缝隙,长长地舒一口气。而一些文字确有邪恶的力量,它让你无法呼吸。这时候,离开,变换,总有如春花芳香扑鼻似的另一类,如清泉叮咚,美在心间自然滋生。

            她在文字里说:一个人若想控制他人,必然要先能够控制自己。这个规则,对任何事情都适用。       和小伙子的交流总在某个时候抵达燃点的边缘。能感觉到他的隐忍,接受、被动,但亦有一种一触即发的爆破点。先控制自己,用最少的语言说教,而其实说教是最无用的,也是最无能的表现。    

          但一些时候只能选择,因为欠缺。自我内在的欠缺,知识的、能力的、修养的。

          愈加觉得,许多时候对问题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甚至只是被情绪控制。     许多人都在朋友圈发过这样的话语:每次写作业,一遍遍告诫自己是自己亲生的。  说明一些家长在陪伴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磨蹭、不会、错误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但回头想想,面对忍无可忍,自己是否寻找了最佳的处理方式。孩子不会的时候、多次讲解还不理解的时候、或是孩子一边玩一些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用了一种孩子认可接受的,宽容、轻松、有趣方式去引导和鼓励了呢?可以想象,许多人如我一样的暴躁,呵斥、责备,有时候是不停歇的一味埋怨,而根本没有寻找解决良方的过程。

          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自己思维和存在方式的个体。但在成人的眼里,屁大个小孩懂什么?就是这种一开始就错误的思维定式影响自己的决策和方式。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当我们懂得从一个生命个体的角度去关注孩子成长时,就摆脱了局限于孩子是私有财产,可以任由摆布观念的束缚。

          有人说:孩子只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 而对于一份礼物而言,最好的方式是用心去呵护。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学生错误行为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觉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

          无论是如饮醍醐,还是豁然顿明。     

          但现实依旧是每一个人习惯于指责与批评,而非褒奖与鼓励。所以没上学之前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但一走进学校的大门许多都成了问题百出的孩子。

          赏识教育家周弘,用一种捕捉蝴蝶似的快乐的方式,用说你行你就行的肯定与鼓励,最终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语言如罂粟,好的语言都如罂粟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而坏的语言如罂粟本生,在不自知中让人上瘾,而这是一种让他人对自我完全否定的邪恶的毒 。

          她常说,语言是有毒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说过分的话,不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突然就信了。一个一味否定自己的人,或是一味否定他人的人,有一天忽然就会看到自己或是被自己否定的那个人真的名副其实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积极的语言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像阳光,能冲破人心中的黑暗,而消极的语言是毒药,伤及自己伤及他人。       但是即使懂得,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一个人是很难把握自己的语言的。所以要想控制语言先控制情绪,而控制情绪的关键在于一个人自我内心的修为和素养,而一个人的修为和素养只有在不断的充电中才能有所提升。

          纵观来路,所谓的失败是因为我们时常抱怨太多而学习甚少,没有登泰山之顶的豁然,自然就不知学可以无止境的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m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