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迷上了爆裂飞车玩具。
带磁铁的车体,遇上圆形的铁质晶片,翻个跟头会变成神兽。
先后两次,给他买了几辆车和一堆晶片。
我十分可喜或者说可耻地找到了他的软肋。
他吃饭磨蹭时,我说一句,不听话就把你晶片没收了。立马乖乖吃饭。
吃药耍赖,听到没收晶片,一口气能喝完药。
不收玩具、不起床,现在都变得十分简单。
我是有担忧的,这样的惩罚式、一刀切的管教,会不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今天在掌通家园APP上看到一篇关于惩罚孩子的文章。
惩罚带给孩子的是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自怜等等。
孩子受到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罪恶感,他们觉得惩罚可以抵消罪行。
不用惩罚,怎么对待孩子的问题呢?
第一,转移注意力。适用于不太严重或者偶发性的情况。
比如孩子乱拿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可以建议孩子帮自己挑三个最红的苹果。
我经常用的是拿个吃的作诱惑,来对付他有时的胡搅蛮缠。
第二,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让孩子了解行为本身的不良后果。
有一次上楼,儿子不知道怎么形成的歪理,认为地上的垃圾会导致火灾。
那次他把楼梯上的垃圾捡得一干二净,我都惊呆了。
孩子知道恶果,会自觉得让大人难以置信。
比如他出门想吃冰淇淋。跟他说吃那些肚子疼,需要抽血、需打针输液,他就不再要求吃。
第三,让孩子做选择题胜过制止孩子。
比如晚上睡觉磨蹭,可以说,你是很快洗洗,讲两个故事睡觉,还是磨磨蹭蹭、慢悠悠地洗完,不讲故事直接睡?
孩子一般会选择抓紧洗。
第四,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告诉孩子怎么做,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
记得小时候有次,我不小心把饭洒在刚换的衣服上。我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我不知道是该再换一套,还是把衣服擦干净。
事隔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当时弱小的自己不知所措的样子。
轮到自己当家长,我告诉自己,绝对禁止对孩子没有丝毫指导作用的训斥,那样只会让孩子找不着北,并没有别的意义。
孩子光脚在地上跑时,我会帮他拿双袜子穿上,而不是怒吼。
第五,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
昨天给老大冲好药,我转个身的功夫,他把桌子上别的杯子里的凉开水都倒进要喝的药里。
原来小半杯温水,变成满满一杯凉水。
我跟他说,你自己冲的,喝下去吧。
难喝,又多,他保证自己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
管孩子真的是个伤脑筋的事情。
简单粗暴的方法固然能起作用,但管教的整体思想肯定是要给足孩子足够多的爱和安全感。
简单的惩罚就跟这个背道而驰。
管教没有固定套路,爱是永恒的主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