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常。按时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简书。
点看消息“你的文章《茉莉花开》已被加入专题《生活之美》”,我瞬间脑子不好使。
这篇文章是我6月12日放入简书的。在微信朋友圈里给一些好友看过,私信探讨过后也就沉下去了。什么时候又被编辑看到了呢?什么机缘又被编辑收入《生活之美》,成为开篇文章了呢?满心的喜悦。
从在微信中开始了解简书平台之后,我飞快地喜欢上了这里。讲真,我这个人属于典型的慢热,很难光速喜欢一个人,一件事物,但是简书除外。
首先这里的书写平台非常顺手。较之以往的word、qq空间,这里书写不用考虑排版,字体、段落,一切皆为自动生成,包括“”《》等标点符号,打出来之后光标自动在中间显示,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有排版“强迫症”嫌疑的码字人来说,可谓是极大的便捷福利。不用打断思路,只管把脑海总闪现的灵感通过敲击键盘记录下来,既为成品。而且,简洁,大气,一气呵成。
再者,文章平易近人。作者关注的,记录的,都是读者关心的,向往的,易于接受的。打开首页,励志的文章你读了之后照着做难度不是很大,博学的文章你读了以后眼界开阔还易学易懂,一些小议论小点评紧跟生活的节奏,实效性很强,听到对同一本书、同一部剧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认知,感受到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和价值。虽偏居一隅但与世界同步。世界里的平凡人,平凡人的大世界。
重点是我的文章被关注了。
我写文字分两种情况,一是非自愿的,二是自愿的。多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写文字,报纸新闻的偏多,电视新闻也提供文字稿,领导的工作汇报经验交流典型选树都有涉猎。虽有任务在身并非我愿,但不妨碍我把这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另一类是自愿的。我从小就没因为作文发过愁,文笔一直不错,刚刚上中学时候写的文字就被同学广为传抄(那时候没有网络,不流行转载,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抄本,我自己的手抄本还自配插图),再后来,写字也变成一种干涩生活的滋养,可以与自己对话,属于心灵滋养的一种。这些年,写的文字多发在QQ空间里,好友都有好评。近来,喜欢这里,有一个原因也是想有一个新的环境,写新的类型的文章,记录一些不为熟悉人熟知的自我。
结果是我多年前的文字被陌生的编辑关注啦。欣喜,惊喜。
我想这种被陌生人关注的原因只有一个:文字足够吸引。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认可。我想,我会在写字的这条道路上继续下去,用文字记录心情,用文字记录生活,与心灵对话,有文字陪伴,有雅有品。
今天是个好日子,特此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