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佳佳一起去电影院的路上,她因我出门晚了而责怪我。被责怪的我内心当然不舒服,同时也升起了一丝家长的权威感,再加上最近开始认同人应该有感恩之心,我希望女儿也能做到感恩而不是责怪,就用告诉和教育的口吻,让她不要再责怪我了。(反思:更好地回应方式——说出她指责我背后的声音:“你是不是希望妈妈可以在4点就出发,这样你有时间去买奶茶,或者路上时间可以宽裕一点?”)回过头来看,当时我也是用指责的方式在和她沟通,而没有用感恩的方式。(改为感恩——感恩女儿提醒我出门要看好时间,提早安排出门前要做的事,而不至于过于匆忙。)
她被我教育之后,变得很生气,立刻和我分开走路,我就和她保持一段距离在走着。突然,她从我的左手边猛地撞了过来,差点把我撞倒。瞬时,我有些恼怒——家长的权威感被侵犯了,脑中的念头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轻重的?撞得这么重也不马上道歉!”当时,就很生气地和她说:“你把妈妈撞得很痛!”当时,她非但没有任何歉意,反而更生气了,有一种“就这样了,你拿我咋地?”的意思。而且,和我的距离拉得更远了。
此时,想到我小时候也嘴硬,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就是不向父母道歉。想到这些,对女儿多了一分理解。同时,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批评教育一定无济于事,她在情绪中,是不可能听进去任何话的。但是,作为家长,一味地退缩也不对。该怎么做呢?当下我也没想出什么具体可行的措施,两个人就继续分开一定的距离往电影院方向走。
应该是我的潜意识在帮我想策略,突然我冒出来同样去撞她一下的念头,并立刻付诸实施。在安全的前提下,从她的右手边用力撞了她一下,并立刻跑开了。她一开始也很生气,想跑过来反击——再撞我一下。我没有提防,被她反击成功。后面我俩就保持相当的距离,防止被对方突袭。就这样走了一段,我和女儿从生气的氛围中转化到打闹的氛围。快到电影院时,我们又手牵手走在了一起。之前她撞我的那一幕导致的生气和恼怒都烟消云散了。
从今天的经历,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矛盾,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去化解。在我这个案例中,既告诉孩子——妈妈不是好欺负的,又让双方走出不良情绪,还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