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刷微博时听到陈数朗读的刘瑜的一段文字,名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
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
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就是说,它是自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我还挺结实的。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还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数到“九”之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那个大海时,还是一样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简直可以和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称兄道弟。
因为这种幸运,我原谅自己经受的挫折、孤单,原谅自己的敏感、焦虑和神经质,原谅上帝他老人家让X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Y,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或者比我智慧,原谅他让我变老变胖,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那么让我告诉你,你买不到那个彩票的,别再把你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的花出去,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出于对作者幽默又不失风雅的文笔,我开始看她的书,《送你一颗子弹》。光书名就够吸引人了,这颗子弹,对于每个认真看过这本书的人而言,意义都该是不同的。但是至于是否把个人炸醒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的字真是拿不出手那种“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多么壮观,一位司令率领着身体各部位变成有序的千军万马。独钟情于,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
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
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有人说过,
春天来的时候,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但是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发生,然后就觉得自己错过了点什么。
日子不紧不慢,生活总是患得患失。
当大家总以为看透世界,了解社会,不过大多都是自欺欺人罢了。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
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
好多不怎么穿的,我以为我以后会穿,但是其实根本不会穿的衣服;好多不怎么读的,我以为我以后会读,但是其实根本不会读的书……如果你正视自己拥有多少“不必要”的废物,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政治总是会变得官僚主义。
干了点什么,应当真的是干了点什么。
马克思说了,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那么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分为“简单再生活”和“扩大再生活”呢。
吃饭睡觉买日用品,那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简单再生活”,我向往的是“扩大再生活”。看一本好书,发掘一个好CD,看一个好电影,写一篇饱满的文章,进行一场会心的对话,跟好朋友们吃一场欢声笑语的饭,这才是“扩大再生活”。
读她文字,仿佛在跟许久未见的知心好友聊天一样。她的角度看似全在自身,却总能折射出来。例如我,就很有代入感。全是些生活的琐碎小事,出国留学生活,回国的心态转变,回国的风俗啦!外人眼中的她,自认为的她,时而敏感,时而孩子气的她,多元化,情绪变幻莫测的她。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工作等,虽然主题没有创新,但细品之还是意犹未尽的。
咋一看,文章却是没太多大道理,鸡汤之类。但是舍不得不去看,不去想,心里始终在想,这个女人该有多自信,多聪明,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刘瑜,真是个够自我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