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记录
今天下午才抽出时间,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看的很慢,只看了序言。不过已经能感受到作者笔下激进的文风,这是和我很多时候看到的风格不太一样。这类励志书籍,好久没有接触了。我比较有印象的同类书是初中时候看的《未来形成于今天》.《微习惯》去年看过的《认知觉醒》似乎也可以融为一类。不过这本《活法》大概是我还没有看到正文,按理说我应该看完正文在开始写这篇,不过今天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就先写写仅看的一些心得吧。
首先稻盛和夫从介绍来看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是一个日本人。我对当代日本人都有一种工作狂的标签。从我仅仅看得一点讯息,这位作者应该也是一个极度激进的工作狂人。他说的话都过于主观,有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美化了劳动对于生活的意义。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激进是能够使人对于生活的热情有一定的刺激性。
例如文章中写到: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练心性,塑造人格的功效。劳动不仅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陶冶人的情操。是的,劳动的价值似乎在我国于工人运动那段期间就得到了大众肯定。蔡元培也赞同称道劳工神圣,但是劳工神圣和稻盛和夫的劳动价值不一样。劳工神圣是指劳动创造的价值平等,而作者笔下的说法似乎是劳动成为了价值本身。断言一位没有学问的农夫精耕细作,在言谈举止中与将军流露着同样的高贵。而农夫拥有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种田使得他灵魂得到了崇高的境界,这一原因推出结论--拼命努力,精益求精,投入工作使得其人格厚重,这便是劳动尊贵的价值。作者举这个例子的时候,过于刻意地强调对工作的专注性,却没有体现人性。正如民国时期,李大钊为工作时间而奔走争权时,又有多少而一直为一天劳作而不得自由的人。哪怕时至今日,这类卷起拼命三郎的风气,又何尝不是换了一种形式,重新绑架着那些为工作生存奔走而不得自由的人。
这只是该书的一小部分,我还有很多没看,所以以上的读后感或许存在很大偏差,不过也算是一种读书的当下体会,或许读到后面会有所改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