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的焦躁与不安也在与日俱增,社会的极端事件也越来越多,你时不时能够看到或听说一些为了芝麻大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酿成死伤的事件。
本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应该越来越高才对吧,我们怎么大相径庭?这里边恐怕有很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整个社会对感激心态的缺失,也在慢慢侵蚀着我们的肌体。
母情节我们有千言万语想对她说,但一肚子感激的话语却不知从何开口。
于是我们选择啥也不说,认为将来还有机会,认为彼此的爱都在心里,不需要表达。
慢慢我们习惯了,接受母爱是理所当然,只要有需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索取,当我们不需要就可以置之不理。
慢慢我们习惯了家人间不需要感激,与父母之间不用,与兄弟姐妹之间也不用,我们认为家人间相互帮助是必须的,没有报答一说,当然也不计成本。
慢慢我们也习惯了朋友间不需要感激,因为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就是关键时刻救急的,必要时两肋插刀。
慢慢的这种不需要感激让我们变得习以为常,甚至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习惯了接受别人的帮助,但却不习惯表达感激:
同事不需要感激,因为我们是相互帮助;
生意伙伴不需要感激,因为我们彼此都是为了利益;
陌生人更不需要感激,因为我们可能这辈子也许不会再相聚。
甚至我们求助于别人的时候,也都比较干脆,买东西的时候直接提出要什么:给我来瓶二锅头,从不齿于加个请字。
一次陪英国的同事回国,他感到奇怪,为什么你们让人帮忙都是命令口气,不能客气点吗?
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
是我们的传统使然? 我们一直号称自己为礼仪之邦,对外国友人友好相待,客气有加,为什么国内的人之间好像都成了上下级的关系,不命令就不足以显示威严,客气了就办不成事似的。
是我们的文化缺失?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仁义礼智信代代相传,进入现代社会,应该应该是越文明进步,越知书达礼才是。
有人说,是传统和文化断层后,我们形成了新的习惯。
从对家人的憋在心里,到对朋友和同事的不必表达,再到对别人服务的命令指使,慢慢我们头脑中感激的概念越来越淡泊,于是这个世界我们不欠任何人的,要欠都是别人欠我们的。
刚出国的时候,也是对英国的凡事都要加请 (please), 过后要说谢谢 (thank you )很不适应。最初买东西的时候也是我要这,我要那,被人善意的提醒甚至警告了几次要说 please 才慢慢改过来。
在英国街上两个陌生人不小心碰到了,双方都会说对不起。有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别人,被踩的人倒是主动跟你说sorry, 让你惊的目瞪口呆,和我们的动辄恶语相对,这要少去多少不必要的争吵啊!
后来发现,英国虽然也有等级分明的阶级后上下级关系,但是人和人之间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感激是不因人而异的。
在英国大学校长叫秘书做事也是要客气的说,能否请你 (could you please …), 或者你是否介意(would you mind…),等以示平等和尊敬。
同事,朋友之间提供了帮助,不论大小人们也从不吝啬感激之情,诸如:
谢谢, 我真是很感激!Thank you,really appreciate it!
没有你帮忙,我自己肯定完不成!I couldn’t have done it without you!
没你我都不知道怎么办。I don’t know what I’d do without you.
干的好!Good/great/fantastic job, guys!
英国人家人之间也是谢谢(thank you)不断,无论父母或兄弟姐妹谁帮了谁,事情大小,都不忘表达感激:
You are the best dad/mom,etc, any one could ask for!
你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妈妈,等!
I’m forever/so grateful for you! 我很感激有你/您在!
我们提倡和谐社会,礼貌用语和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表达感激是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之一。有时爱的表达可以很简单,一句感激和一个拥抱足以让对方感到温暖,感觉到自己的帮助和付出被认同,而大多情况下这种付出并未期待任何回报。
他让表达感激的人也得到提升,学会欣赏和赞扬别人,从而会吸引更多的人愿意来帮助你,为你的成功加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