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我大学同学聊天时,他们总说我太正能量,说话太鸡汤了。我觉得可能大多数战友都会有这种经历,而且越是改变得多,践行得深,这种经历就会越多,越有冲突。也许是好事吧,最起码说明你有改变,你在远离普通人,你和普通人的理念已经有差异了。今天不说冲突的问题,我们单说说鸡汤的事。
鸡汤到底是什么?大家嘴边都天天挂着,我记得小的时候它还是一味良药,那时候还是个褒义词,什么都冠以鸡汤的名义,心灵鸡汤的书风靡一时。不过十来年过去,可能大家被鸡汤灌多了,又也许环境变了,发声的媒体不同了,被放大的声音也就不同了。又或者时代已经不是那个由60,70主宰的时代了。更多体现了80、90的心声,所以鸡汤不被喜爱了。甚至还有了毒鸡汤这个词。一般人觉得鸡汤就是那种伟光正,总是劝你乐观,积极,向上,要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真像主旋律啊,怪不得那么多人不认同),总是告诫你要充满正能量。得到专栏里郝广才老师讲的应该有很多就是这些人说的鸡汤了。
但是我不这么理解鸡汤,大家讨厌鸡汤,其实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我感觉大家对鸡汤的理解太肤浅了,根本不知道啥是鸡汤。说一个我的理解,不是说积极、正面、阳光这种东西就是鸡汤,而是假大空这种东西才是鸡汤,这些伟光正的东西之所以是鸡汤,其实也是因为它们很假大空,想想主旋律你就懂了。它总是高高在上,离你很远,你够到它很难,它是那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那种东西你知道很伟大,很光荣,很正确,但是你就是做不到,或者没动力去做,或者你做的时候要违背自己的本能,很折磨,很痛苦。这叫鸡汤,因为没有干货,无法实践。
所以我觉得鸡汤的反义词就是干货。鸡汤之所以为鸡汤,主要原因其实在我们自己,我们不想去费力克服自己的本能。其实如果这东西对,你就应该用,鸡汤也可成为干货,决定权在你自己。用起来了践行了就成了干(四声)货,没用的话就只能是喝(光用嘴)的鸡汤。
我现在干的这工作在单位其他人眼中就显得很鸡汤,天天叫人家要操作合规,注意风险,虽然关注于事物的阴暗面,但非常伟光正,非常假大空,天天要宣传合规的重要性,强调强调再强调,管理要加强加强再加强,制度要执行执行再执行。确实很鸡汤,大家都是听听就完了,不会按你说的做。但其实这些东西真的要是每个人都按规定走,每个人都放慢自己的脚步,关注一下这种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将操作上的风险,合规上的风险都放在自己的心中,将风险防控的措施都做到位,这个银行的业务真的就稳健了,发展也就步入了正轨。我们系统中一家分行就是,身处南方,长三角地区,当年钢贸行业不停下滑之时出现了一堆不良贷款,分行领导痛定思痛,决心变革内部管控体系,让大家真正做到合规在心中风控在手中这些鸡汤。结果,三五年过去了,这家分行内控明显好转,我们去总行培训合规,这家分行经常被总行要求分享先进经验,风光无限。与合规提升的同时,业绩也显著提升,并且非常稳健,稳步上升,少有波动。与之相对的我们分行,前两年为了冲业绩,疯狂做了一堆新兴业务,业绩上的确实是快,结果今年出了大事,一堆业务资金收不回。该还的都还了。
鸡汤很虚,很空,做到了就不是鸡汤而是干货了。决定鸡汤是否是鸡汤的主要在于你是否有一颗笃信的心和践行的身,践行就好似一团火,将鸡汤熬成了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