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家 人
大庄村,有一家人姓马,叫马良以农为本,农闲时间做小生意。
有一天,和好朋友王三,两个人去陕西,批发点陕西特产。那个时候的交通实在是不方便,步行着去陕西汉中,来回得一个月的时间。在陕西农贸市场拿上货,买一条扁担,担在肩膀上。一路上能卖多少算多少,有时候很幸运,还没等到大庄村,拿的货就卖完了。这回带的是棉布,没有卖掉,就得往家里挑,离家不远的一座山叫马大山,必须经过这条山。
这条山特别长,是南北走向,这条山的北面和南面,就像两个世界。北面风大,干旱,山里绿色很少,都是寸草,能种活的树木,就是榆树,杏树。田里的庄稼产量低,以种小麦为主,糜子,土豆,是次要的农作物。广种博收。不过大庄村那一块,方圆20里地是夜湿地,粮食产量比较高,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火。山的南面风小,土地湿润,山里的树木也多,杂草也多,越往南走越又江南之感。
从南面进入马大山,东、西两面坡陡峭。只有从这个峡谷里走进来,向北前行100华里路,才能上到马大山山顶,海拔四千多米高。要想回大庄村,必须经过这条道,这条道上时不时就出现土匪。土匪在暗中,行路人在明处,这些土匪不止于一个部分,有好几个部分,就抢过路人的东西。只要身上没有带东西,你的小命不会丢掉,只要带的东西给人家放下,也不会丢掉小命。这回马良带的布,没有卖掉,只能带着货往回赶,进入马大山峡谷不到20里。就被土匪给劫住了,土匪要他们把货放下,马良只好把货放下,马良的朋友叫王三,王三也只好把货放下来。他俩放下货就往前走,走了有100来步远,王三转过头看了一下,那两个人正在整理他们的货,再也不见有人来帮忙。
王山就对马良说:“马哥,你看就只有两个人,咱两就这么乖乖的把货给人家放下吗?我估摸着咱两个人可以打败他们两个人,咱俩返回把货拿上吧!”
马良说:“也对,辛辛苦苦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再把货就这么丢掉,有点不划算。”
两个人返回,假装借火点烟用。那两个土匪已经有了防备,马良上前说道,这位大哥,能借火用用吗?他刚把烟袋拿出来,土匪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人家一个扫堂腿,就把马良打了个阳面朝天,另一个人跟王三干起来了,马良被人家一个扫堂腿打翻在地,马良没来得及起来,就被土匪一只脚踏在脖子锁喉上。王三把另一个土匪给干败了,翻过来迎救马良。马良比那个土匪把一条腿给打断,而且在右肋下又来了一刀。王三,三下五除二,又把这个土匪干败。这时候那两个土匪逃了,说是逃,其实,也走不动了,只能爬着行动。这时候王三怎么办呢?货也拿不了了,只能把马良背着回家。进了峡谷20里发生的事情,还有80里才能上到山顶,马良已经,没有一点能力了,每前进一步都要王三背着,王三背不了100步,就得休息片刻,还不能把人放下来,就猫着腰,让马良在他的背上趴着,他休息一两分钟,再往前蹦哒。
说是土匪要人的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帮忙。土匪也是人,一路上发现了好多部分土匪,每一部份土匪都帮忙,把马良往前抬一段路。王三感激的说,我们刚进峡谷,20里地被人给抢劫,东西没拿走,你们这么好的心,要么你们回去把我们的货拿去用吧!就算对你们的谢意!这时,已经进入40里地,估计货还在,他们就派了两个人去拿货,剩下的几个人一直把马良和王三送上山顶。
马良有气无力的说:“谢谢大家了,我知道你们也是好心人,由于生活所迫,你们也只能这样做。”
马良回到家里半个月就去世了。王三是陕西人,他家里困难,没法过日子,提着一根棍,一直要饭到了宁夏,遇着了好心的马良,收留他在家里给干农活,有空闲时间就去陕西省,他熟悉陕西农贸市场,两个人就这样做些生意。到了陕西就等于到了王三的家,也可以说是马良的家。
马良死了,把大庄这个家就交给了王三,整个家里现在就剩下马良的老婆,一个儿子还有80岁的老妈妈。王三接管了整个家,就没有再回陕西。说是王三陕西有家,其实家里只有一间破烂的土木结构的房子,有锅、碗、瓢、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有远方家人,没有亲哥儿弟兄,父母就生了他一个人,这下王三也不打算回去了。就待在马家,一待就是20年,把马良他母亲,养老送终,马良的儿子叫马云华,也供养成人,后来参加了工作。王三有主持给,马云华结了婚。
王三说:“现在你们娘儿几个人可以单独生活了,他要回陕西,老家,准备在那里,百年以后,睡土在陕西。”
马云华的妈妈说:“你在我家功劳特别大,你就不回去了,马良把你,养老送终。” 马云华孝顺,他听妈妈的话,就答应王三叔叔。
王三感激她们娘俩,说:“感谢你们娘俩,他回去问堂弟弟,要个儿子,别让他这门黑了。”
马云华说:“好吧,王叔叔,你回去要上儿子以后,如果陕西老家还那么困难,日子没法过,您就把儿子带上,继续来,这个家应该说也有你的一半财产。”
王三听到马云华这样说,感激的老泪纵横:“谢谢你,马云华,我能过,我就不来连累你们娘俩,如果老家实在过不了,我就来了。”
20多年后的马大山峡谷,已经修了一条大路,路上还有小轿车,他走着走着身后来了一辆小轿车,把它带出沟口,他才知道这条路叫车路沟,沟的两边都有小窑洞,是当年土匪挖的藏身的地方。王三回到家乡,好多人已经不认识他了,但是,他说话的声音还没有变。王三一直说陕西话,王三的说话非常好听,每句话都有戏剧性。当然,家族人也不多,知道王三还活着,大家亲热了一番,他的破房子仍然还在,房顶破旧了,露雨不能再住,有位堂哥主动提出来给他过继一个儿子,王三兴奋的一下爬在地上,就给这位哥哥磕头,谢谢二哥了。陕西老家日子还是难过。二哥:“儿子,我已经给你了,但是还不能跟你一起过日子,他正在读书,毕业后,让他再回到你的身边。”
王三停了片刻,心里想夜长睡梦多,恐怕二哥说话有变动,就说:“我有能力供养孩子上学,你有心就明天给我把儿子领过来吧!我在宁夏有住处,那里有我的财产。”
其实王三为了儿子落实到他身边,给堂二哥撒了一个谎,宁夏哪有他的家产呀?这不过是马云华的说法而已。王三只能把儿子领着,到了宁夏,落实了马云华的说法。王三带着儿子,琢磨了一路,实在是不好意思来大庄村,为了有个儿子,他也只能这样厚着脸皮进马家的门。马云华娘儿两高兴还来不及,没有欺负客人的一点意思。王三,看得出来心里特别的高兴,再三谢过马云华母子俩。这时候妈家,家里又多了两个人,当然人多了,吃饭,就代价大了。可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干活的人就多了。王三爷两的到来,并没有影响马家生活水平的下降。王三有一身好苦,儿子也非常听话,就是学习不咋好,爷儿两把马家的伙计全包了,后来马云华为了报答王三,给王三的儿子也想办法找到了工作。王三的儿子叫王维大,王维大有工作了,马云花又给王维大娶了媳妇。王维大看着老父亲,实在是累了,就满足了父亲的要求,他带着老父亲和妻子,回到了陕西汉中,安家落户,工作也调到陕西。老人活了88岁,寿终正寝!“兔子满山悠,终究回老窝。”王三老汉终于埋葬在汉中的土地上。做人地道了,老天爷有眼睛,会让你心满意足。
王三的家人当的好呀!马云华也是个有良心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