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作者: W无花果W | 来源:发表于2021-09-05 08:10 被阅读0次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

二世数诮让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以书对曰:“夫贤主者,必能行督责之术者也。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故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则权不在臣下,然后能灭仁义之涂,绝谏说之辩,荦然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如此,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二世说,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

李斯通过申子的话: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来劝说秦二世不要做尧和禹这样的君主,而应当做灭仁义之涂,绝谏说之辩,荦然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的暴君。

申不害认为,自然运行是有规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认为宇宙间的本质是“静”,其运动规律是“常”。他要求对待一切事情应以“静”为原则,以“因”为方法,“因”指“因循”,“随顺”。 “贵因”指“随事而定之”,“贵静”的表现就是“无为”。申不害把这些原则用于人事,构成他的社会哲学思想。“无为”主张的渊源即《老子》的“绝圣弃智”,申不害的“无为”,要求的是君主去除个人作为的“无为”,以便听取臣下的意见。但是,申不害仅仅把这种“静因无为”的哲学思想用于“权术”之中。为了完善这种方法,他进一步发挥《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要求君主“示弱”,决不是指君主无所作为,只是君主决策前的一种姿态。在关键时刻,申子要求君主独揽一切,决断一切。申不害的哲学思想,是君主哲学,是政治哲学。这种哲学由道家的“天道无为”演化发展来,是他的法家“权术”思想的基础。

申不害继承了道家的学说,主要从道家里边吸收了“君人南面之术”,即驾御大臣的权术,以此来加强法家当时所主张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他主张君主“无为”,即不从事任何具体的工作,只是不动声色地用“术”去驾驭臣子。

根据申不害的思想学说,李斯说的督责可以说是源于申不害。虽然申不害非常注重领导的权术,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意的力量,但成为一个暴君似乎并不是申不害的主张。李斯借用申不害的话来劝说秦二世更加独断专行,苛刻残暴,孰不知这更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也加速了他所重视的爵和禄的丧失,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而李斯为了迎合秦二世而想出来的这一套说辞,归根到底还是秦二世造就的。君主的权力也像手中的沙子一样,抓的越紧,流失的也就越快。

相关文章

  • 《南辕北辙》,真是南辕北辙

    2018年,那时候我好像结婚没有多久,还在享受着甜蜜的二人世界。而现在,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了。 在这三年里,发生了...

  • 南辕北辙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

  • 南辕北辙

    词/花海洋 我在太阳处询问你消息 不知道你却找月亮问我身在何处 问错方向都说没见过 以为视线里再不会有你影子 像是...

  • 南辕北辙

    起床,拉开窗帘,又是一个灿烂明媚的周末。他拖起那双价值四块五的蓝色塑料拖鞋,晃悠悠走到阳台。无风,太阳撒下一层极...

  • 南辕北辙

    鼠梦正酣时,牛拥斗志痴。 同心难一气,连理不连枝。

  •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带上盘缠、雇了好车、骑上骏马上路,楚国在魏国南面而这个人在没有确定正确方向的时候...

  • 南辕北辙

    我想拥有一个本领,但我却一直在练习和它相反的事情。 一天的学习,家庭,健康等等宣言就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晚上的锦囊会...

  • 南辕北辙

    没人告诉过我,很多人一辈子只能遇见一次,擦肩而过就是杳然一生~ 有时候擦肩而过也是一种很曼妙的事情,因为错过也会有...

  • 南辕北辙

    刘工在刀模厂工作,我有许多次在他那里画图和订制刀模。与他合作总体也算愉快并且效率还可以,基本跟他微...

  • 南辕北辙

    县城的客运站稀稀拉拉没几个人,所以我买完票后坐上了中巴,颇为诧异地看着司机将车发动出了车站,而车上的乘客,只有我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辕北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ha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