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京陇名师面对面”主题教研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说【二】
《纸船和风筝》案例
二年级 执教: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 王卉

王老师无导语式开课,直奔主题,简洁。
师田字格中示范书写课题(一丝不苟),并强调横笔略向上倾斜,钩的写法要干脆(渗透汉字书法艺术却不着痕迹,极好的习惯培养),学生模写(安静的课堂中多了学生的静心观察和思考,教育的力量在细节处彰显)。
【生读课文,想想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晓贤说】心里有学生的老师最真实。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有学生说十个,老师给五秒修改,其实爱心满满的王老师早已给了二十秒,等待着数错段落的孩子纠错。关注正确答案的时候也不忽视有错误的孩子,真好!课堂是每个孩子进行思考、学习的场,在这个场中未知世界被逐步探索发现,真理被检验证实,知识被了解巩固掌握……在这个场中每一个学生在被重视,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被看到,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再读课文,尝试默读,可以用小手指指读】
师:朗读课文与默读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默读很安静,不费劲。
师:朗读用了四分钟,默读用了两分钟。默读的速度还真快!(这是因为学生在已经朗读的基础上熟悉课文了)
师:扎风筝的“扎”字字音强调。
师:观察幻灯片上红色的字有什么发现?
【晓贤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老师最智慧。集比较、分析、分类、归纳四类思维行为于一个问题,看似简简单单,却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思维的钥匙,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发展。学生从“愿”,“鼠”,“抓”,“折”,“扎”等字中发现有三个字都有提手旁。有思维含量的课才是好课,我看到了。有生命成长点的设计才是匠心独运,孩子最可爱之处便是充满无限想象,无限好奇,无限可能,千万不要桎梏孩子的思维。
【老师整理了关于提手旁字的记忆小儿歌】


师强调如何写好提手旁:左窄右宽,提笔先重后轻,压线笔写在田字格的中线上,撇画甩出去。
【晓贤说】此处也要强调甩的限度,要有放有收。提手旁的字在书写过程中还讲究避让原则。略点一二会更好,渗透汉字书写艺术也是统编版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初心。
师:帮小松鼠找到家
【第三次读课文,默读,不用小手指】
师: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小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纸船和风筝

生表演“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也乐坏了”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读出快乐的感觉,笑着读,开心的读。)
师:如果你拿到松果,草莓,祝福,会怎样呢?(生:快乐、开心、愉快)
师:为什么?
生1:收到礼物。
生2:得到祝福。
生3:有了朋友。
师:好,把你的祝福送出去:
生:祝你快了!祝你幸福!
【晓贤说】语文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儿。随时随处练习朗读,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小熊的快乐,让这种快乐洋溢在脸上,高兴地读,愉快地读,幸福地读。课堂一下成了活泼泼的生命的表达,真好!“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真的有些太苦巴巴,如果不是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那样学习,做老师的大抵都疑惑:为什么上课时面无表情的学生,一下课说笑、吵闹、争论、私聊神态各异,不亦乐乎。是因为老师自己个儿都没觉得上课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一节课结束,笑容始终挂在王老师的脸上,因为在她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宝。

师:将纸船的“漂啊漂”与风筝的“飘啊飘”进行比较赏析。生体会:漂啊漂,路途遥远。(船在水上漂是常识,风筝,有风才可以飘上蓝天,飘的很高很高)
生解释的很好:纸船顺水漂,风筝顺风飘
师:说得好不如用的好,谁来填一填?
(此处教师评价语可略改:你说的这么好,一定也会用得好,试试看,能填对吗?老师偶尔的粗心也许会伤害到一颗上进的心。)

【晓贤说】二年级学生可以默读?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规律?二年级学生可以不用小手指指读?太多的不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中实现了。因此一切臆断中的不可能,不是孩子自身能力的不可能,而是老师预设中的不可能,于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想当然的降低思维含量,学生在受限的空间中习得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怎会有突破和惊喜?如果老师们能将一至三年级的学生置于已有六七年学习母语经历的高度(无论是听说都已在这个层面),您又将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呢?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