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个悦己
热播的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落下了帷幕,看综艺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名校才子才女的智慧与能力,也不是一个个令人涨知识的案件实操,而是千万级粉丝博主papi酱在节目中坦言自己怀孕后对未来很担忧。
26岁考上研究生的她,毕业之后和小自己好几岁的年轻人竞争本就不易。工作没几年就到了适孕期,想要生孩子,又要考虑各种问题:
孕期的身体反应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休完产假,工作会不会发生无可挽回的变动?
陪伴孩子三年,再回到职场还能找到工作吗?
关于女性的职场工作与家庭的矛盾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电影《找到你》有一段经典台词:
“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这不算一份职业。”
职场中相较男性,女性有很大的劣势。不仅仅是在中国,韩国女作家赵南柱的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就以时间轴为主线,写出了集所有韩国女性成长,学习,工作,家庭为一身的“金智英”的故事。
据调查显示,1982年出生的韩国女性当中,最常见的名字就是“金智英”。很多时候,她们就像是无法独立存在的附属品,是弟弟的姐姐,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妈妈,是婆家的儿媳,是公司男性领导的下属。她们的名字被抹去,声音被淹没,形象也模糊起来。
一、女性原生家庭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金智英,1982年出生,成长于公务员之家,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80年代是韩国历史上重男轻女较为集中的时期,而她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从小被奶奶教育要照顾弟弟,安静乖巧做家务,家里有好东西一定要先给弟弟,甚至要早早出去工作,供养家庭。
追溯到上一辈,原来金智英的妈妈也是从小成绩很好,但是为了供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们上学,早早放弃了读书,当时是这样过来的。现在成了金智英的妈妈,重要的事情就成了好好照顾孩子们。
她母亲的形象是当时韩国绝大多数女性的真实生活体现,她们是好孩子,好妻子, 好母亲,却唯独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她从来没有好好为自己活过。
在大女儿恩英重蹈了自己的覆辙之后,当再听到二女儿被孩子父亲说“我看你就乖乖等着嫁人吧”时,原本面不改色的她爆发了,愤怒地拍桌子。她告诉孩子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喜爱的职业,不能被安排,直接结婚。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已经分不清母亲究竟是在为女儿们鸣不平,还是为自己多年的心酸苦楚而抗争,可能两者都有吧。
一个女孩子的原生家庭,多少会影响她的性格。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作者弗洛姆就曾提到: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亲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更多是偏向男孩子的,而且他们也没觉得重男轻女有什么不妥,好像社会本来就是这样。
孩童时期被这样的观念深深影响,智英渴望长大后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想要工作,想要证明自己。
二、婚姻中的不平等加剧女性压力
34岁那年,智英患上了产后忧郁症,伴有人格分裂的倾向。可能是她被束缚太久,所以在某种情境下就会用他人的口吻,说出自己的话。
中秋节时,智英跟着丈夫回婆家,一直忙东忙西,没有休息,甚至在她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大姑又来了,全家其乐融融,只有她拖着疲倦不堪的身躯在干活。她用母亲的口吻跟公婆说:“只有你们家人团聚很重要吗?既然你们的女儿可以回娘家,那也应该让我们的女儿回来才对吧?”
通过“被附身”,智英说出了自己的压抑与不满,这种人格分裂赋予她爆发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虽然婚后她并没有生孩子的计划,但公公婆婆一直催,亲戚朋友一直问,最后他的老公央求,要不就生吧,并且保证自己会承担家务,照顾孩子。孩子出生后,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下班早早回来“帮”智英给孩子洗澡和换尿布,“帮”智英陪孩子玩耍。
明明是两个人的家庭,明明养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责任,金智英的丈夫却把家务视为女性份内的事,直言自己是“帮”智英。
在智英多次表明自己想回到职场工作的诉求时,她和丈夫有这样一段对话:
“智英,我觉得你不要只想着自己会失去什么,要多想想你会得到什么。成为父母是多么令人感动又有意义的事情啊!……我会负责养你们的,不会让你出去辛苦赚钱。”
“所以你失去了什么?”
“啊?”
“你不是说叫我不要老是只想着失去吗?我现在很可能会因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还有我的人生规划、未来梦想等种种,所以才会一直只看见自己失去的东西,但是你呢?你会失去什么?”
在外人的眼中,智英的老公很不错,有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顾家照顾孩子,但是没有人看到他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对智英的伤害,比如他在没有保姆来看孩子时,对智英下意识地说:你也休息一下,等孩子长大点,就会好起来的。
他支持智英去工作,但是会认为操持家务和照顾孩子都是智英应该做的,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在家劳务是轻松且愉悦的。受当时男主外,女主内的风气,智英也知道如果夫妻之中一定要有一个人放弃工作专职带小孩,那这个人只能是自己。因为老公的工作更稳定,收入也高,也符合全家人的期盼。
但她也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啊?怎么在婆婆的心里,自己的儿子前途一片光明,不值得在家照顾孩子,而智英就是想找工作也可以,但是必须带孩子,上半天的班兼职就可以。婆婆无疑是自私的,她只想着自己的儿子未来,却忘了智英也有自己的梦想。
每一位母亲都怕女儿受自己受过的苦,每一位婆婆都怕儿媳享自己没享过的福。
2018年,韩国的总生育率降至0.98,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低生育率的现实和高竞争的就业环境需要“妇女回家”,金智英们被期待脱下高跟鞋,系上围裙,专心成为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
她们被期待成为“有用”的对象。当作为父亲的女儿、能辍学打工,赚钱来让兄弟读大学;当作为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能包揽繁重家务毫无怨言。即使是作为公司的女性职员,在就业形势严峻时也应离职回家,给后来的男性腾出位子。
而恰恰是这些外界的“有用”绑架了智英,她也想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梦想,社交,但是没有人关心过。
三、职场中的歧视推向严肃讨论
初入职场的金智英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得到了赏识,但是无法晋升,同为女性的组长说:这是一份长期的职位,但女性职员要结婚、休产假,很难长久。
这短短的几个字,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职场中,相较男性的主动,女性通常更为被动。即便有能力,她们也不愿主动争取升职和加薪的机会,更倾向于认为:
“只要我工作表现好,就一定会被领导看到,一定会升职加薪;相反,如果我没有被人赏识,一定是我能力没达到,配不上。”
这种错误信念被称为“皇冠综合症”,意思是:女性会认为——如果自己工作能力出众,领导就会注意到她,并主动为她戴上皇冠。
一项报告显示:
女性只有在认为自己100%符合升职条件时,才会主动提出申请,而男性只要觉得自己有60%的条件符合,就会去争取晋升或成长机会。
在《令人心动的offer》中,北大博士梅桢明明很多”我可以“的时刻,却总是不自信,觉得自己还不行,结果一次次错失了表达展现的机会,最后也无缘自己心动的offer。
她在最后一期总结的时候谈到,自己就是因为父母教育的”老二“哲学。认为女孩子不要过分地展示自己,而且枪打出头鸟,所以她只有逼到自己必须上的时候才展示,其他的时候得过且过。
可见,不论是在韩国还是中国,原生家庭的记忆对于女孩子的性格养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隐忍”与“成全”,没有人在意她们的意见,也没有人问过她们愿不愿意照顾孩子,她们就天然地被认为回家照顾孩子最好。
上半年,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中称:职场女性的整体收入,约为男性的76%。
下半年,《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绿皮书》的调研显示:在过去一年中,约85%的职场女性出现过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
女性的能力在提升,却要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
在韩国的网络中,习惯在不喜欢的事物后面加上一个”虫“字表达厌恶之情。比如有些学生吃饭比较快,就会被叫成“即食虫”,而“妈虫”就是用来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母亲。这些年轻母亲被视为丈夫的“吸血鬼”,不出门工作,依附于丈夫。
智英在照顾孩子的空闲时候去点了一杯咖啡,在后面听到职场人士指指点点说是“妈虫”,难过的她立马落荒而逃。回到家里,她和老公说:我赌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梦想、工作,只为了带孩子,怎么成了她们口中的一只虫?她不禁被气得脸颊涨红,甚至手都会抖。
世俗对宝妈的看法:妥帖照顾好孩子,默默承担所有家务,不能有自己的梦想,家庭地位低下,甚至对于外界的指指点点都不能反驳。
但新时代下,女性正在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2019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罗振宇提到了别人找徐小平老师融资,就会问:你的 ”脱不花“在哪里?这其实是在文领导班子中有女性吗?女性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能够展现出感性温柔的力量,这是男性所不具备的。
未来也会有女性职业生涯的天地。
在“金智英”身上,每位女性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从出生起被家庭影响着,结婚后被婚姻孩子束缚着,在职场中被性别规定着。
最残酷的其实不是生活本身带来一地鸡毛,而是从刚出生的一刻就被定义为”只因为你是女生,所以才这样”,从刚开始的奋力反抗到最后被驯服。
同名电影上映后,在韩国打分不一,女性打分9.51,男性打分2.59,分数没有什么意义,却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问题的所在。
职场与家庭的矛盾不是所有女性的责任,当男性越来越关注“金智英”,帮助她,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只有女性解放出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男性才能够从“养家糊口”的重担中也解放出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终,真的希望作者那句能够实现: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