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科特.佩奇《模型思维》152-163
你的价值不在于你知道了什么,而在于你能够分享什么。-----罗睿兰(Ginni Rometty)
作者讲到“最后上车者价值“和夏普利值
“最后上车者价值“
“最后上车者价值“等于当他是最后一个加入团队的人时,他所能增加的价值,刻画了边际博弈参与者的价值。如果雇用4个人来搬过一张桌子,假设搬运这张桌子产生的价值为10,并且要4个人一起动手才搬得动,那么每个人的“最大上车者价值”均为10。如果只需要三个人就可以搬动桌子,那么每个人的“最大上车者价值”均为0。
对于企业品牌,一家公司的产品做的都很好,水平也很高,服务都不错,但如果没有品牌这个价值上车,前面所有的要素价值也不高。所以人家才会努力做品牌,构建超级可信度。想深入点,一家创业公司,所有的创业行为和积累,也不过是最终获得这种超级可信度而已呀。
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夏普利值
夏普利值的由来。
约克和汤姆结对旅游。约克和汤姆准备吃午餐。约克带了3块饼,汤姆带了5块饼。这时,有一个路人路过,路人饿了。约克和汤姆邀请他一起吃饭。路人接受了邀请。约克、汤姆和路人将8块饼全部吃完。吃完饭后,路人感谢他们的午餐,给了他们8个金币。路人继续赶路。
约克和汤姆为这8个金币的分配展开了争执。汤姆说:“我带了5块饼,理应我得5个金币,你得3个金币。”约克不同意:“既然我们在一起吃这8块饼,理应平分这8个金币。” 约克坚持认为每人各4块金币。为此,约克找到公正的夏普利。
夏普利说:“孩子,汤姆给你3个金币,因为你们是朋友,你应该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公正的分法是,你应当得到1个金币,而你的朋友汤姆应当得到7个金币。”
约克不理解。
夏普利说:“是这样的,孩子。你们3人吃了8块饼,其中,你带了3块饼,汤姆带了5块,一共是8块饼。你吃了其中的1/3,即8/3块,路人吃了你带的饼中的3-8/3=1/3;你的朋友汤姆也吃了8/3,路人吃了他带的饼中的5-8/3=7/3。这样,路人所吃的8/3块饼中,有你的1/3,汤姆的7/3。路人所吃的饼中,属于汤姆的是属于你的的7倍。因此,对于这8个金币,公平的分法是:你得1个金币,汤姆得7个金币。你看有没有道理?”
约克听了夏普利的分析,认为有道理,愉快地接受了1个金币,而让汤姆得到7个金币。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夏普里所提出的对金币的“公平的”分法,遵循的原则是:所得与自己的贡献相等。
这就是夏普里值的意思。
为了分配团队中成员的贡献度,引入了博弈论中的夏普利值(Shapley value),其定义为,假设N个博弈者加入合作的的所有可能顺序,看每种次序下参与者i加入时,团队价值函数发生的变化,参与者i的夏普利值为所有可能次序中,价值变化的平均值。
上图展示了在团队创造力中(列出区块链的不同用途),不同参与者的夏普利值和其贡献的答案数目不同。夏普利值之所以能够评价个人的贡献,在于其满足以下四条人们对于公平的朴素假设:
1)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给团队带来额外价值,那Ta的贡献就是零
2)如果俩个人增加的价值相等,那么其也要分配到相同的贡献度
3)团队的价值要百分百的在团队间分配,不存在无法说清楚的贡献
4)如果一组人参加了多次合作,那么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度等于其在每次合作中贡献度的和
练就自身独有的本领,让自己成为团队上不可取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