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一名美国籍阿富汗作家,这本书是他的处女作,主人公面上也和作者的经历大相庭径,同为在阿富汗长大,长大却后又移民美国。作者写此书于美国双子塔被袭击之前发表于,袭击发生之后,作者想通过这本书让世人了解到真正的阿富汗。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这是西方读者的一段空白,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是世人所不知的另一面,而主角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在这份曾经美丽但现在满目萧然的土地上发生。
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每天一起嬉戏玩耍,对于阿米尔少爷的要求哈桑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好伤心,一名哈扎拉人是被歧视的少数民族,他还有这图存待她伤心地善良,对主人忠心耿耿,他学会说的第一个词就是阿米尔,他少爷的名字,而阿米尔学会的是“爸爸”。
阿米尔则是一名普什图人,是掌握社会主权的民族,父亲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富商巨贾,虽然哈面哈桑每天在一起玩耍,但阿米尔从来不认为哈桑是他的朋友,即使哈桑愿意为他而付出一切。而父亲对他面似乎有着无尽的厌恶,父亲高大强壮,勇敢又乐于奉献,擅长体育,而阿米尔,懦弱、胆小、瘦弱、自私。“要不是亲眼看着医生把他从我老婆的肚子里拉出来,我肯定不相信他是我儿子。”父亲是这样对挚友拉辛汗描述阿米尔的。
阿米尔对父亲的爱是如此渴求,甚至为了得到父亲的关爱,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与自己从小一起成长,甚至乳母都是同一个人的哈桑。过后不久,哈桑的父亲阿里便和花生一起离开了喀布尔,几个月后阿富汗便爆发了战争,安妮和父亲一起用尽手段来到了美国,曾经富甲一方的父亲在异国他乡沦为了难民,在领取救济时他一边为了尊严而抗拒,但一边又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收下的救济。对于阿米尔而言,与父亲在美国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贫苦,但父子之间没有了隔阂,没有了距离,父亲在去世之前为儿子找到了他接下来人生的伴侣。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生活,一段时间,最终父亲在一片祥和中病逝,不久,阿米尔接到了拉辛汗的来电。拉辛汗告诉他许多战时的事,并让他回到阿富汗,“那儿有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意味深长地说。阿米尔回到阿富汗又见到拉辛汗之后,拉辛汗告诉了他许多秘密,最让他震惊的是哈桑竟然是他的弟弟,哈桑也是父亲的孩子。阿米尔回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让他自己感受到了深深的自责,他决定答应了,决定接回他兄弟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而此时哈桑和他的妻子,为了保护阿米尔少爷和老爷的家,已经被塔利班所杀害。
经历了一番血腥的斗争后,阿米尔完成了使命,而索拉博却因为阿米尔的欺骗,而变得沉默寡言,封闭了自我,不再相信阿米尔。即使阿米尔像曾经哈桑对少爷一样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也无济于事。在多年以后一次放风筝时,阿米尔,为索拉博去追风筝,就像过去哈桑为阿米尔一样。“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对索拉博说到,就像多年前哈桑对阿米尔说一样。这句话似乎融化了索拉博心中的冰雪,化开了他和阿米尔之间的隔阂。
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读完这本书,这一对阿富汗兄弟的故事,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战争摧毁了一切美好,在战争中生存无疑是悲苦的,是艰难的。阿米尔儿时的懦弱逃避,在成人之后终究为之勇敢一次,儿子对父爱的渴求让他犯下许多错误,对兄弟的所作所为让他内心备受煎熬。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甚至有些苦涩与酸楚。人生也如此,没有十全十美的结局,重要的是过程和体悟。
为你,千千万万遍,你追到心中的风筝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