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俗世奇人》1

读《俗世奇人》1

作者: 饕餮思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00:35 被阅读57次

    为什么要读《俗世奇人》?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本描写人物的书籍,人物不多不少,正好分了小两册,每册各十八位,共计三十六位,接下来要精选几位性格鲜明的人物,说一下他们的故事。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些疑虑,那我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介绍人物的话,介绍他的出身、生平事迹、著作、社会贡献等就可以了,其他的有什么可说的吗?错,这里的人物描写是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包括人物的精气神、风格骨气,拿手的手艺,为人处世的风格。这样人物才能饱满起来,不再像干瘪的咸鱼干,晾晒在大众的视野里。

    这样的书读完你能获得什么?获得饱满的人物写作手法,获得如何渲染人物的传奇色彩,获得如何自然的让作品变得丰盈起来的手法。

    《俗世奇人》的内容描写的都是老天津卫的奇人异事,作者冯骥才老先生兼为文化学者,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在十年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老先生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了10年。10年足以使一个人从而立到不惑,或者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纪。此间,不少奇闻异事都能听到,断壁残垣都已看遍,小说的人物也在也在作者心中慢慢活了起来。

    冯骥才老先生这样认真的人,笔下的人物定然是鲜活的,可见的。那写的都是那些人呢?大家如果看过《河神》这部剧,都会知道天津有个民谚: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河下梢天津卫,就滋养了一批奇人,每一片地域都会养育一片的人,带着口音,带着集体性的特点,闪耀着着时代特有的光芒。

    就像清末的北京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那时候时代交替,鱼龙混杂,相似的地区就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天津卫了。天津卫有碱、有盐、还盛产硝,所以,生出各种性格的人来,热辣、爽快,又嘎又不好惹,就有了乡土怪客和民间英雄,这就叫奇绝。早一世作者未出生,你看不到,晚一世已经是太平盛世,你也无缘得见。偏偏这不早不完的时代,无巧不成书。听者便是有缘,读者便是见世面了,好了,闲话少叙。

    一起走进冯骥才笔下的那个滋养出奇人异事的天津卫,走进《俗世奇人》里那些有骨气,有棱角的人物里。

    1,俗世奇人里的“俗世”是哪一世,又是哪些人?
    2,俗世奇人里勾勒人物外貌特点的描写笔调。
    3,让人称奇叫绝的民间英雄的行事作风。
    4,人物最终是怎么活了起来。

    如果,你知道唱戏的‘生、末、净、旦、丑’那些角色,在慢悠悠的唱腔中,戏里的人物仿佛演活了,一书读罢,闭上眼,你感觉自己穿梭时光回到了那个时代。就像看《清明上河图》,看多了时光逆转,你进入那画中一般。读书也一样,读完这书,你会有种错觉,人物都活了。


    俗世奇人

    我是饕餮思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俗世奇人》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qc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