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休息日或节假日,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但这三个地方的动物千万别轻易带孩子去看!
01
剑桥的天鹅
在剑桥的剑河上有一只叫Mr Asbo的天鹅,是当地旅游的一个亮点,以前外来游客们乘观光船在剑河上是为了饱览剑桥大学的风光,现在更多的是为了看这只天鹅。但是作为家长,建议千万不要带孩子去看,因为Asbo是一只“河霸”,脾气非常暴躁,经常袭击游客。
当你带着孩子站在岸边或坐在观光船上,Asbo会突然啄孩子,特别是当孩子手里拿着吃的时候,天鹅要是见了,二话不说就会扑过来抢夺,这很有可能会把孩子啄伤或把孩子拖进河里,就算身体上没什么大碍,但是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抹去的。
天鹅盯着孩子手里的食物
可能你会问了,那为什么不把这只鹅赶走或圈养起来?英国有条规定表示,公共水域的天鹅全部归女王所有,没有女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动天鹅分毫,伤害天鹅的人都可能被判刑。于是Asbo就是这么一种,“女王是我后台你们奈我何”的态度继续逍遥法外。
Asbo正追着一名游客女子狂啄
听说,为了让它不再伤害游客们,剑桥人们还叫来了传说中的“鸟语者”,希望鸟语者能够感化它。鸟语者说Asbo告诉了他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其实它本来是一只好鹅,但是2009年他的一个小天鹅被划船的人弄死了, 所以它就开始疯狂报复社会。本以为鸟语者已经说服Asbo不再袭击人类了,结果还是照欺不误!
剑桥的人们每天生活在Asbo的恐惧之下,终于有一天,剑桥划艇队受不了了,他们上奏女王求把Asbo弄走,于是Mr Asbo终于被抓起来,放到了100多公里以外一个秘密的地点里。此后再也没有它的消息。
本来故事应该结束了,但是,2014年剑桥的河里又冒出了一只无恶不作的天鹅,对游客各种袭击。这只天鹅比之前的Asbo更凶残,天不怕地不怕,连自己同类都不放过。剑桥人们很奇怪,为什么这只天鹅的暴躁脾气跟Asbo那么相像,于是查验了一下基因,果不其然,它就是之前那只Mr Asbo的后代!于是人们给它起名--Asboy
在剑河上威风了一段时间后,Asboy消失了,又没有了它的消息。本来故事又要结束了,果然。过了没多久剑桥又出现了一只各种袭击游客的天鹅!这小天鹅都还没成年。身上褐色的幼羽都还没有褪光,但是对待起游人来,完全凶悍!
你大概猜到了吧?剑桥人也猜到了,这次二话不说直接去检测了一下,果然它就是Asboy后代Asbo的孙子,人们给它起名Asbaby。于是现在剑桥的游人们又生活在了Asbaby的恐惧光环下,而且英国当局表示目前还没有移走Asbaby的计划。
这就是剑桥黑帮天鹅As家族祖孙三代的故事,以故事的角度来看,其实还是挺有趣的。但是只要有这只天鹅在的一天,游客们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卉姐说了那么多,可能有些父母还是会带孩子去观看声名远扬的剑桥大学,那在观看的时候就要做好防御措施了,比如带着孩子站在岸边看就好,离河岸最好一米远。不要逗弄天鹅,手里不要拿着食物,坐观光船的时候要让孩子坐在中间护起来。
02
奈良的鹿
在日本古都奈良公园,四处可见野生鹿,那里的鹿没有被圈养起来,可以随处乱跑,随意跟人接触。很多游客到访奈良,特别是家长,都要带孩子去奈良公园喂鹿。然而近年来鹿咬伤或冲撞游客的事件时有发生,奈良鹿也有了“鹿匪”的别称。
据NHK报道,奈良公园的野生鹿攻击访客事件急剧增多,在过去八年总共只有10人遭野生鹿攻击后骨折,可在2018年4月至今年1月,就已有209人受伤,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9起访客被鹿咬伤或撞伤的事件比上个财政年的186起还要多,而且伤者中8人骨折或受重伤。
原本温顺无比的鹿为什么会越来越凶?主要是因为游客大幅增加,他们有时会违反公园规定,比如在给鹿喂食时,手中拿着仙贝递出去又突然撤回,如此往复故意戏弄,再温顺的鹿也难免会被惹恼。
家长带孩子去喂鹿时只会叫孩子不用怕,把鹿当做猫、狗那样的萌宠,但是奈良公园的鹿都是野生的,没有专人圈养管理,保留了部分野生动物的习性。当孩子拿着食物想喂又不敢喂,犹犹豫豫的时候,鹿就会极不耐烦,而且发现孩子的个子比它矮小,鹿就会肆无忌惮的去抢孩子手里的仙贝,更有甚者,在孩子刚拿出仙贝,还没来得及拆开包装就已经被鹿叼走了。
本来要孩子去喂比ta高大那么多的动物,孩子心里就已经害怕,好不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敢去喂了,却遭遇鹿的这么一袭击,心理该留下多大的阴影啊,可能会导致ta以后都不敢跟动物接触了。
当然,有些父母会觉得没什么,该带孩子去还是会带去,不过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人身安全,在看奈良看鹿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孩子投喂鹿,手里不要一直拿着食物,真的要喂的话,就拿了食物赶紧扔给鹿,不要在手里停留太久。还有要把包包背在身上,拉链拉好,不然鹿会直接把头伸进你的包里翻找吃的哦。
03
峨眉山的猴
虽然峨眉山在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但是近几年峨眉猴子伤人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峨眉山上的一级的保护动物,别看它们人畜无害的面孔,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它们会突然袭击你,推人、咬人、抢东西样样不落下。
特别是女性和孩子,最容易受到攻击。因为女性和孩子会比较怕动物,而猴子又是欺软怕硬的动物。之前就有个妈妈带着女儿喂猴子,但是在喂了过程中,猴子突然出手把女孩直接推下台阶。
猴子们会在游客毫无防备的时候,出来窜胡乱扒他们的衣服、包包等寻找吃的东西,在没翻到吃的东西时还会反过来咬人,峨眉山类似的猴子伤人事件,数不胜数。
峨眉山的猴子都是野生猴,并没有太多的工作人员去管理,并没有办法去控制猴子不伤人,而且游客被袭击弄伤了也没有工作人员出来处理。在景区内也没有注射疫苗的站点,猴子虽然不是犬类,但被咬也需要注射破伤风甚至狂犬疫苗,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治疗,有可能会成为身体里的一个隐患。为了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家长还是不要带孩子去峨眉山为好。
当然,很多父母并不会因为卉姐说的这些就会选择不去峨眉山,带峨眉山的游客也从来就没有减少过。卉姐只能说如果一定要去的话一定要做好防御措施,保护好孩子和自己的安全。最好不要投喂猴子了,食物是引发猴子攻击人的最重要原因,实在要喂,就快速把食物给猴子,不要近距离投喂也不要戏弄。可以给孩子和自己准备一支登山杖,猴子看到就不敢袭击你了。
大多数家长都比较少带孩子去野生动物园看动物,一般都会去有围栏围起来的动物园看,觉得会比较安全放心一点。其实不然,历年来动物园伤人事件一样没停止过,比如2岁在投食猴子时被咬伤、喂食黑熊遭咬伤 9岁男童失右臂、女孩与老虎合影被咬头窒息死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只要接触动物就有潜在的危险存在,为了不让孩子受伤,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训练孩子的内驱力,就是让孩子自己意识动物的危险性,加强ta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没有办法时时刻刻保护着孩子,也不能阻止ta完全不跟动物接触,能做的就是训练孩子对危险的警觉性和自身的安全性。那怎么训练呢?当然是玩游戏啦,在游戏的同时训练孩子对危险的警觉性。
动物园游戏接龙
游戏说明:
1. 准备一张白纸和笔,在纸上写下10件逛动物园时不可以做的事情清单 ,比如不可以把手伸进铁栏里、不可以投喂动物等。
2. 写好后,跟孩子讲一下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孩子都明白后,爸爸妈妈和孩子就可以围坐在一起开始玩游戏啦。
3. 爸爸开始发问“动物园了不可以做什么?”妈妈接“不可以给动物喂食物”,孩子可以接“不可以把手伸进围栏”,然后到爸爸接下去,如此反复游戏,直到有一个人说不出来,就算输,游戏停止,换一个人重新发问。输的那个人要接受惩罚,如表演一个节目,扮演一个动物等等。
游戏tips
1. 在写不可做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先问问孩子知不知道,孩子知道就按照ta的思路写,不知道的话就家长边写边跟ta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孩子的记忆。
2. 刚开始玩的时候,如果孩子接不下去,家长可以给点提示,比如“哎呀,上次去动物园看到有小朋友把手伸进围栏里,然后被猴子抓伤了,小朋友哭得好厉害哦,宝宝觉得这样做对吗?”当孩子回答说对的话,家长就可以顺着说这是不可以做的事情。
3. 如果孩子要求要自己先开始发问的话,你也可以和宝宝进行角色互换,让宝宝来发问哦。孩子想要改动游戏规则,是ta自我意识觉醒和沟通能力较强的表现呢。
4. 在玩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说出了一些清单没有的的事情,然后又是正确的,家长可以把孩子说的加到清单上,并夸一下孩子。这可以很好的强化孩子的内驱力哦。
除了让孩子了解在逛动物园的时候不可以做什么之外,还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更深入的去了解动物的类型、危险性等,让孩子明白之所以在动物园不可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这些动物具有危险性。
动物分分乐
游戏说明
1. 把动物贴纸打印出来,并把12张动物贴纸和三个标签裁剪下来,12只动物分为特别危险和一般危险两种类别:
特别危险:老虎、袋鼠、狮子、大象、猴子、熊猫、鹅、狐狸
一般危险:兔子、猫、狗、羊、小鸟
2. 准备三个小盒子,分别贴上特别危险、一般危险和其他的标签。
3. 拿着动物贴纸一一给孩子介绍这些动物的名称、特性和具有的危险性,介绍完之后,把12张动物混在一起,让孩子去区分动物的危险性,告诉他把特别危险的动物放在“特别危险”盒子,一般危险的放在“一般危险”的盒子,实在不知道的就放在“其他”盒子里。
游戏Tips
1. 给孩子介绍动物时,你可以这样说,比如熊猫,你可以跟孩子说“宝宝,这是熊猫,看着很可爱是不是,但是其实它是很危险的,熊猫是杂食动物,具有非常强悍的攻击性,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与棕熊齐平,一巴掌可以拍碎豺狼和豹子,曾经有一个初中生偷翻进了熊猫繁殖基地,被大熊猫撕咬,全身皮肉裂伤,所以千万不能惹怒它……”讲的过程中可以伴随一些夸张的动作表情,让孩子记忆更深。
袋鼠有非常可爱和友好的外表。然而,袋鼠是非常危险的,袋鼠个子很高,从头到脚都充满了力量,一脚就能把人肋骨踹断几根,强有力的尾巴和指甲,能将人一下子撕裂。
2.如果在玩的时候,孩子不知道把图片放在哪个盒子里,你可以给孩子一些语言上的提示,你可以先问ta拿的是什么动物,如果ta回答是猫咪,你就可以可以说“宝宝是不是经常跟猫咪玩呢,有时猫咪可以跟宝宝相处的很好,但有时猫咪也会把宝宝或妈妈的手抓伤是吗?所以猫咪也是有点危险的动物哦”。
还可以告诉孩子,平时只能跟家里或熟悉的猫咪和狗狗玩,不要去逗弄不熟悉的或外面的流浪猫和狗狗哦。
3. 孩子熟练这个游戏后,你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比如增加动物图片的数量。您还可以给孩子讲解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比如哪些是哺乳动物哪些是两栖动物等等。
卉姐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让家长们不要让孩子接触动物,相反的鼓励孩子跟动物多接触多亲子大自然。但是接触动物可能遇到的危险也还是真实存在的。
就算是被称为「泰山真人版」的法国小女孩蒂皮德格雷 (Tippi Degré) ,从小在原始部落和野生动物一起成长,她可以跟老虎、大象、猴子等危险动物无缝和平相处,但也曾有被猕猴咬鼻子、被狒狒拉头发而受伤的经历,而我们的孩子只是偶尔去动物园看动物,完全没近距离接触过他们的经验,可能遭遇的危险就可想而知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所以最重要的是训练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有对危险的警觉性和加强ta对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印在孩子的脑子里,刻在心里,无需父母时时刻刻的提醒和保护,孩子也可以很好的保护好自己。
什么是三省游戏育儿法?
三省游戏育儿法,以心理学巨擘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在儿童早教大家蒙特梭利顺应儿童敏感期发育的理论前提下,主张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儿童早期教育。三省游戏育儿法利用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通过专业性测试+针对性育儿游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宝宝的各项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家长不用吼、不用骂、更不用打,就能教出每个家长所期待的好孩子。
往期好文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