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年写了一篇文章,说某家生了个男孩,说孩子升官发财大家其乐融融,说孩子将来会死一顿打,关键不在说真话还是假话,在有些话真说不得,说场面话大家都喜欢听。
孩子生下来,要做月子,中国传统月子期间是不能落水的,那是因为古代洗澡都是盆浴,水不干净,容易感染,头发遇水不干容易感冒,现代都有淋浴和吹风机,不洗澡反而对身体不好,但如果你的婆婆就是老思想,说再多也没有用,老人就觉得月子期间不能落水,那不如悄悄的洗,嘴巴上顺着老人,既能身体健康,也省得家里天天争辩超吵架。那观念一形成,就该不了,顺从反而舒服点。
胡适曾骂一些人,面子上都是仁义道德,骨子里都是男盗女娼,胡适这话有点过了,因为无论骨子里是否男盗女娼,嘴巴上必须仁义道德,想想如果嘴上整天谈男盗女娼,谁都要抨击下,显示自己的仁义道德,谁让你不懂规矩乱说话,活该成为人家显示自己道德优越的靶子,本来道德是律己的,但道德成了一种规则之后,就可以成为杀人的刀子。
这就是社会长期演化形成的一种道德正确、政治正确,李自成没进京前,清流们高呼忠君爱国,等进了北京城变脸比变天还快,但忠君爱国的旗帜是谁都不敢说个不字的,得天下也是高举这样大旗的人,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基本都会被灭掉。无论是庙堂之上的忠君,还是江湖之远的义气,背后都是利益考量,但谁把这利益算计说出来,那就天下公敌了,表面上谁都得维护那大义,实则都是人吃人的鬼把戏。
哪怕到了美帝,可以自然而然形成白人住宅小区,黑人住宅小区,但谁敢说一句不想和黑人住在同一个小区,买贵的治安良好的中产阶级小区就是为了远离治安不好的贫民区,那被骂死活该,比如LGBT那事,政治正确就要说人人享有平等结婚的权利,可如果你的孩子是LGBT,心里肯定一百个不舒服。
这些所谓的正确言论和风气如何形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形成了,谁都不敢说个不字,当然风气是变的,神雕侠侣的时代和学生和老实谈恋爱是不正确,到了现代就宽容了很多,不过在当下,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得有谱,否则自己倒霉,哪怕他人心中认可你,行为上也会和你划清界限,人言可畏就是这道理。
继续说一个故事,某老爷子天天义正言辞,骂各种歪风邪气,送礼喝酒之类的潜规则,某日家里拆迁,为了多认定一个户口,各种通关系跪舔的事情,还找黄牛,最后事情算办成了,本来闷声发财就好了,非要到处讲自己如何会通关系,他儿子在一机关做,那种地方人事复杂,就那事被同事举报,虽然他老爸的破事不会开除公职,不过要升上去就难了。老头子是不明白,有些话底层随便说是不要紧的,因为弄你没价值,但儿子进了机关,家人说话就要注意了,必须根据剧本去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就这意思。
这几天上海挺火一张图,某区进校择校费的,这种钱到底算个啥,都懂的,假如各位真有一个宝贝儿子,也住那区域,也有经济条件让他进好学校,真花了那择校费,大家心里会觉得你是一个好父亲,但没一个父亲会公开场合说自己孩子是这么进去的,万一仇人举报行贿,那择校费的价格真定罪,可不是几千购物卡那么小的事情了。
我也觉得自己的粉丝都是很真实的人,敢说各种送礼的故事,不过现在的大环境放在那里,无奈妥协是一码事,说出来那就是错,尤其是网上,随口一个玩笑都可能被截图,然后上纲上线,哪怕有人心里再明白你的无奈,但口头上没人会帮你,因为帮你就是对抗天下大义,要成长就要学会利用好这些道德、法律、舆论的大义,而不是觉得存在即合理,说说没关系。
为避嫌还是声明下:我们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依法办事,不越雷池一步。
为何要虚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