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有个习惯,喜欢跟着我外公外婆去和他们的朋友家聊天,因为他们会聊一些身边的人和事,我都当故事听
如果没有故事听,我就会围着外公外婆问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他们兄弟姐妹的故事。所以我不仅记得外公外婆的生日,还知道他们爸妈,兄弟姐妹的年龄,以及很多的故事。
可惜的是,小时候听完就听了,并没有更多的记录,不然也是一种时代记录的侧影,至少是家族的记录。
这种记录对家族来说可能并没有用,但我觉得,这是一种纪念,一种对来路的纪念。
后来长大了,外出读书求学,离家越来越远。这种远不仅是距离的远,也是心里上的一种疏远。对故乡一些觉得不再符合自己认知的人和事,人为选择的疏远。
比如路上遇到一些邻居,因为不喜欢他们过多的盘问,而选择要么避而不见,要么回怼,在文字里语言上也渐露一些与之切割的言辞。
这应该是一种成长路程,毕竟一个人,如果一直在成长中的话,他一定经历切割后又抽出自我后回望这一群人,会发觉,其实他们也并不是自己从网上,书上看到的定义的那么不堪。
甚至还有一些些生而为人的真实与可爱。
下午和好友去田野里看花和等落日,遇见一群老人也在散步聊天。如不出意外,每个人老了的模样大体如此:和身边的朋友散步,聊天。大概不同之处只在于话题有一些差异。
这群老人聊的都是自己的退休金,一般有退休金的比没有退休金的有优越感,退休金高的又比低的要骄傲一些。
还有就是身边各家各户的事。比如有个老人就夸赞一个邻居做人有气势,大概就是为人做事在家有权威的意思。是因为那个老人的小孩准备在广州买个两房一厅的房子,但是这老人说了一句:只有两间房,你明摆着就没有预备我去住的。因为这句话拿捏住了孩子,导致孩子至今未买成房子。
说这个故事的人觉得这个老人做人到位,没有发大脾气就让孩子知道孝。而听故事的会觉得这是越过边界道德绑架,以致孩子没能及时买到房,获得房子财富红利。
这个八卦很有意思,不停年代的人,因为自己认识不同,会产生各种理解,交叉一起就不过是人的角度问题。
也还有老人聊着会议政,说到自己的长辈曾经因为有房子认定为地主。也会无限感慨说那现在为什么不分有钱人的产。
以前我会觉得听这些没意思,都是一些闲的人,又不读书又不看报的人总是用自己生活经验做出臆断。
但现在不觉得,反而静静听他们聊天,听他们各个话题满天飞发散,有些有意思,有些是扯皮,有些不无唏嘘,有些满是愤慨,体会到人生百态。
不再觉得这种闲话毫无意义的原因是,生活中没有意义的事太多了,与其去关注看不懂的国际,政策,种种新的思维,不如去偶尔听一听身边的人闲话生活。
毕竟宏伟叙事都是远方,而身边的人,每一句说出来都是真实的喜怒哀乐。
爱具体的人,是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哪怕那话题无聊,无知,无营养,但是它们,有具体情绪,情感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