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

作者: 记忆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22:34 被阅读5次

    刘金练:课堂提问莫小视 一门技艺见“真章”

    第六届“中语杯”选址桂林,从此,漓江、独秀峰、国学堂巧妙与之联袂,融进了历史的记忆。教学大赛精彩纷纷呈现,给笔者留下满满的回忆。赛事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然无暇一一着笔。在此,我谨就课堂提问艺术方面做一些回顾和思考,希望借此相长,也能给自己未来的语文课堂带来积极的改变。

    请看下面的三例,你会鲜明而直观地感受到课堂提问水平的差异:

    1.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假如你是导游,到了张衡古迹处,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这位历史名人?

    3.文化局准备在张衡古迹处陈列几块展板,向游客介绍这位历史名人。假如由你来设计展板,你会怎么设计?

    关于张衡的形象,是语文教师在上《张衡传》时必然会涉及的问题。第一问直截了当,很多老师都会毫不犹豫做此提问;但是本次比赛的选手“匠心独具”,将其设计为第二问,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这不仅将语文学习还原到“真实的语境”之中,还问出了趣味;第三问是评课专家的改进意见,她认为设计不同的展板更能启发学生分类条陈的思维。

    可见,提问是一种很有考究的教学艺术。“提问方式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钱梦龙语)笔者从这次“中语杯”大赛课上观摩到,有些老师的提问巧妙而高效,有些则淡而无味、效果欠佳。在事实面前,如此鲜明的对比,使我更加相信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下面,笔者就课堂提问艺术的领域,略谈个人的五点认识:

    1.凡问须有值。特级教师严华银说:“提问要有意义,课堂上所有的问题设计都要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发展思维。”这是在强调课堂提问的目标意识。特级教师黄亢美评价过一个生动的案例:某教师为加深学生对课文《台湾的蝴蝶谷》的理解,便唱了一首歌《两只蝴蝶》,唱完问学生:“老师唱的怎么样?”—— 黄老师认为这种提问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偏离了语文,偏离了教学目标。

    2.提问宜简不宜繁。请看杨彬老师(一等奖获得者)的提问:“韩愈是否真想归隐山林?”清晰明了。然而我们观摩到一些课例,一个问题上百字,几乎占满整个幻灯片,这就让人茫然不知“问”处。提问的简洁还应该包括:问题的数量宜少不宜多。比赛课上一度出现“频繁追问”的现象:学生尚未回答前问,甚至还来不及思考,就被接二连三地抛给后问。教师的提问繁杂,问题渐如乱麻,令学生无法招架。如果说“满堂灌”是过去的课堂痼疾,那么现在,我们恐怕也要开始提防“满堂问”了。

    3.提问宜明。“陶渊明为什么选择归隐?”这是明问,明明白白,学生听之即晓。“陶渊明归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什么”,这是“怪”问,学生闻之莫名。诚然,陶渊明归隐存在“外因”与“内因”,“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有这些,我们可以从学生自由的发言中去归纳并巧妙带出,因为抽象的语言并不适宜直接用于问题的表达,尤其是我们面对十多岁孩子的时候。“要多提孩子的问题。”严华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4.曲问生趣。要提孩子的问题,就要追求趣味,将问题的表达置于学生对象之中去考量。很多教师的提问都是直截了当的,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问出味道。其实,直问也并不是不好,只是还不够好。直来直去的提问多了,就会寡然无趣。所以钱梦龙老师说,问宜曲。“愚公年且九十”,“且”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愚公九十几岁?”这是曲问,迂回而巧妙地解决字义问题。前文举例《张衡传》,第一问是直问,第二三问是曲问,这种曲问巧妙创设了“语言运用的情境”,让学生思之有味,又是一种境界。

    5.问宜循序渐进。请看王丹老师(一等奖获得者)在课堂不同阶段的提问:当你看到装着半瓶水的青花瓷,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假如你生活在唐代,你会对《长恨歌》这部作品做怎样的评价?有人说白居易作《长恨歌》是为歌颂爱情,也有人说是为讽喻,你认同哪个观点?白居易为什么能将《长恨歌》创作成多重主题?(以上问题表达有删节)从王老师的课堂提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是步步为营的,是逐渐深化的,没有断裂也无重复更无倒错。然而,当看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第一问竟是“太史公为廉颇蔺相如立传有何用意”时,便会感到这种无厘头的“倒错”:教师将课文学习通常意义上的终结性问题—— 写作目的,抛到了前沿阵地,完全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了。

    钱梦龙老师说:“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讲,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既然提问的巧妙与否,直接关乎教学的成败,那么,我们就千万不可轻视课堂提问的艺术。别看这小小的乾坤,却也见得语文教师的“真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提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gw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