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按照我所在学校领导按排,到别的学校监考。
这们学校位于我的故乡内,进入我监考的教室内,看了本村孩童一张张稚嫩、可爱、陌生的脸庞,不禁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回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今年虚岁56。50年前,我开始在本村的育红班上学,直到16岁初中毕业。我在本村学校度过了十多年学生时代,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本县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到离开故乡到别的地方工作。妻子也在县城工作,后来我们在县城买了房,除了回家看望父母,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十多年前,父母相继去逝。我就像断了根的浮萍,在外游荡。
2019年,在叔叔的多次督促下,我在父母分给我的房基础上盖起了两层起脊的楼房。盖了房子后,回家的次数才逐渐增多了,与街坊邻居渐渐熟悉起来。他们听说我儿子今年要娶媳妇,都要求在老家办事。
儿子的结婚典礼日期刚定下,街坊邻居便都忙活起来,有的去找彩旗,有的去找红灯笼,有的去找红布的,有的去找放饺子用的盒子,有的去找潜水泵……,真应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在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的帮忙下,儿子的结婚典礼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故乡的土地上,开启了他崭新的生活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