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追到一半了,整个剧情中是浓浓的生意氛围和厚重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拍摄手法、剧情设置和时不时画外音响起的熟悉旋律,很容易把观众带入到90年代繁华上海的场景中。
目前深有感触的有2点。
其一,感受到了上海那个年代就足够时尚和小资的氛围。黄河路的大饭店装修豪华,相比起来,进贤路的夜东京、阿宝和李李常去的火锅店就门面很小、装修相对简陋,但这些场景下,老板和工作人员的穿着服饰依然很讲究,夜东京的老板玲子、对面小精品店的菱红,每幅画面都是精致得不能再精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汪小姐被举报后,从27号去了虹口码头干体力活,她的师傅给丈母娘庆生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到了黄河路就餐时,也穿得是西装革履,非常绅士。
这一切,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上海的情调,展示了上海人对精致生活的高品位追求。也让我不难理解,现在身边有上海的朋友,为何大龄不婚,依然过着精彩的人生。人和人,对生活的追求毕竟是不同的。
其他,就是众多创业者给我的触动。阿宝从做小生意开始,立足和平饭店和上海滩;范总从生产羊毛衫的工厂,到上海名牌一路做大做强;玲子砸掉阿宝投资的夜东京,重塑新团队和新事业;汪小姐,从0开始创业,靠着勇气和对汇率形式把握的专业,第一桶金就赚到8万多……一个个成功故事的背后,是与命运抗衡的勇气,是助人助己与贵人相助,更是敢立潮头、及时把握市场机遇的上海生意精神。
碎片化的感受,先记录一部分心得。期待更多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