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女儿去了上海图书馆东馆,经我六岁女儿的“推荐”(她挑书的标准是书的封面装帧跟很漂亮),借到了好几本特别有趣的书,燃起来我对重新认真阅读和重新写随笔的热情。
午休时、睡觉前、工作之余带娃之余,能放下手机捧起书,走进书中故事的感觉,真好!今天,就想聊聊我在这些书中认识的一些姑娘和最近的一些生活感悟,这些偶尔迸发在脑海种的想法是刷手机后不能获得的。
第一本书是一本采访手记,也是一本青春物语,虽然这本书是2015年出版的,现在读起来仍然十分时髦。书中描写了七个中国女孩在纽约学习、工作、生活、拼搏的故事;探讨了爱情、独立、成长和自我寻找等在海外留学浪潮中,八零后独生子女人群面临的独特问题。用传统纪实文学的方式,以自己的游历和看法为主线,中间穿插人物故事,和人物的交往融入在叙事中。我用几个午休的时间通读完了这本300多页的书“孤独”、“有性格”,这群纽约姑娘的经历和个体成长颠覆了同样是八零后的我对女性人格生成的认知,在怀疑“这是电影桥段里的故事吗”的质疑中,我刷新了自己的落伍、顽固、片面,我体会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说“我写下我和她们的故事,希望与你一起分享我们的爱与孤独。”是的,我分享到了,我觉得我也仿佛走进了这群纽约女孩的世界,静静在站在她们旁边,跟她们一起逛街、喝酒、创作艺术、跟她们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人(虽然书外的我不觉得这些人有趣,而是非常猥琐)。全书中的姑娘们都在寻找爱,他们认为——爱会拯救所有事。我们总是在寻找爱。但爱是从你身体内部来的,而不是从外面。当你寻找爱的那一瞬间,你已经在爱中。
读这本书正好是阳春三月,在午休阅读时光后,走出办公室,抬头望向天空,都会看到那些书中的情节变成很小很年轻,赤裸裸的东西,它们是悬浮在空中的柔软的白色小颗粒,它们有血有肉,它们是有着一颗完整灵魂的细小颗粒,内心做着金色的,不着边际的美梦。我知道,很可能世间万物马上就会归为原样,可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看到了她们,高居于所有人之上。
《我要全世界的爱》by 曹鸽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