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内容如下:
“现在的社会欲望太多,我们才二十岁,却想拥有到我们四十岁五十岁才拥有的权利与财富,二十岁,可以任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钱,可是快乐起来可以没有忧虑,我们没有财富,却拥有不可逆转的青春。
光是青春二字就足够贵重
已经够好了
这些话想说给亲人听,说给朋友听,也说给自己听
至少这一刻,我拥有了我自己”
当时正跟我的一个堂妹在微信上聊完天,我只觉得满心的疲惫。
堂妹当时正在医院。
她身体没有生病,但是心里,却像有把火在烧,煎熬不得安宁,家里人都担心,堂妹却和我诉苦,家里人不理解她,骗她来吃药。
此前,和堂妹的联系,断断续续也有一段时间了,因为我一直在外地,再加上我的性格,以前很少联系。
这次也是因为堂妹的心病,和我接触后,表妹已经不工作在家里挺长一段时间了,大伯母突然找到我,要我开导开导妹妹。
彼时,我处于非常混乱且痛苦的状态,放弃工作,自杀未遂,且离家出走,住在朋友家。
就是这样一个我,在大伯母“下达”命令后,我下意识的去执行了。
堂妹说,她非常的着急,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不上班过,从以前的工作的美容院辞职回来后,也找过几分工作,没有以前的店子好,都做不长久。
她当时和我提到了一个词——“差异”
之前常年在外地工作,如今回到家乡闲赋。
一个是不同城市发展速度不同,经济以及思想观念都有很大不同。
外地开放,家乡保守。
外地工资高消费高,家乡没工作消费观念不同。
这些大方面的不同慢慢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而我的堂妹其实很年轻,才二十岁,她过早的接触了俗世的繁华,在她还没有拥有“放下”的能力之前。
只是从第一次和堂妹聊天到几个月后的今天,我才明白的。
因为我在此过程中也一直很困惑,总觉得有奇怪的地方,我没发现看见的某种东西萦绕在我们之间。
因为堂妹给人的感觉是很积极的,她很认同你的话,但是这都是浮于表面的,她觉得你说的每句话每个观点都是很对的,她很想再多听我说几句。
每次你觉得她明白了,理解了,释怀了。
但是,没过几天,她又来“索取”你的开导了。循环往复,就会很疲惫了,人怎么能只活在嘴巴中的道理里呢?
我的每次开导,也总是以我自己为例,撕开自己的伤痕给她看,摆出我的结果给她看。
可是撕开伤口,我也是要费力再次去愈合它的,我只能忍着,因为没有退路。
有时候我羡慕堂妹,可以歇斯底里的爆发,我是不敢的。
有恃无恐,这个词是很有道理的,没有“恃”,怎么敢“无恐”。
堂妹可能是在向我撒娇,向生活撒娇。
我一直在和她讲的,她可能,也一直在努力的的接受和理解。
可是我始终是不能让她切身体会一下,也就不确保,她最终得出的结果和我一样。
所以,开导的结果谁也不能保证,又也许,我是不能开导她的。
真正有用的,是自己开导自己,并为之坚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