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是懂心理学的人,戴维•迈尔斯的这版《社会心理学》作为教材真的是学习它的人的幸福,作者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宽泛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兼具感性和理性,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掌握心理学知识。不得不说,这是我见过的教材中最有趣,最通俗易懂的,也是我在图书馆借了舍不得还的书,在阅读它的过程中,我总会忍不住思考和联想,这也许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有关。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心理学的体系和其中的理论知识,最后谈到社会心理学在临床医学、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在讨论社会思维时,你会忍不住想:我是谁?我是怎样来思考和判断的?我的行为和态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就像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苏菲喝下不同的药水,看到的世界就变了;弗洛伦蒂诺心里爱着费尔明娜,身体却一次又一次出轨。
有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知道自己,了解自己,然而,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往往是错误的,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与他人的比较、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我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我们会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认可和知觉,然后不知不觉的根据角色的要求去行动和思考,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还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只有比较才有高矮、胖瘦的差别,我们才树立起我们的自我形象,还有一种现象叫做镜像自我,我们会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感知自我,换句话说,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想象中他们如何评价我们,因此,我们有时候会高估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一项测验显示,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智商高于平均水平,但是这可能吗?这就涉及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尊。我们通常说自尊是我们自我提升的动力,大多数人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但是自尊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它的阴暗面。调查研究显示,与美食、性爱、与最好的朋友会面、喝酒或拿到薪水相比,大学生更喜欢提升自己的自尊,但是我们的自尊常常会受到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来自朋友、亲人、恋人之间,研究证实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尽管一般来讲高自尊由于低自尊,但是研究者发现,很多社会破坏者的自尊都高于平均水平,一个高自尊的人如果遭到社会排斥而干豆威胁或沮丧时,他就具有潜在的攻击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们通过自我妨碍来保护我们的自尊,比如说考试前的通宵打游戏,在那些关系到自我形象的困难任务中往往不尽全力,因为“全力争取而失败了”比“因耽搁而失败了”更让人泄气。对自我的认识还体现在对自我的控制,一些人属于内控型,倾向于认为命运是由自己来控制的,一些人属于外控型,倾向于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命运,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控制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就是解释内控和外控的很好的例子。我们在认识我们自己时会面对一个强烈的偏见——自我服务偏差,离婚者把婚姻破裂的责任归因于对方、经理把低业绩归咎于员工缺乏能力,还有我们的盲目乐观,认为自己会比其他同学找到更好的工作,认为小概率的灾难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我们会产生一种虚假的普遍性和虚假的独特性,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过分的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或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分的高估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是虚假的普遍性,而在能力方面,当我们干的不错或成功时,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的超乎寻常,这是虚假的独特性,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的自我服务偏见,而自我服务偏见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更人能容易回想起与自己有关的记忆,从而增加了信息加工出错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于我们的自尊动机,我们倾向于自我证实,自我保护和提升自我形象。
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与我们感知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和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念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时候它真的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他的论据被否定掉以后仍然能存活下来。我们有时候会坚持维护一些错误的东西,会选择性的逃避与自己信念相左的论据,而且我们越是想证明我们越是想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这种现象叫做信念固着,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更善于寻找支撑我们的观点的论据,而不善于发现相反的论点,这个时候,反过来去为与相反的观点找论据会容易很多。我们的信念还会影响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有一句话叫“初恋都是用来怀念的”,每当回忆起初恋时哦,我们都感觉到无比的美好,而忽略了初恋糟糕的一面,因为我们会用现在的信念来影响我们对过去的行为、态度的回忆,而且有时候我们会产于与过去事实完全相反的回忆,换句话说,回忆是一座云雾中的城堡,我们看见的它总是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而我们现在的经历和信念就是环绕着城堡的云雾。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异事件的话,我觉得女人的第六感算是一个。第六感其实就是我们的直觉,直觉判断有时候有着神奇的力量,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心灵的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人类的感觉和思维有时候真的很不靠谱,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去把不相关的两件事联系起来,坐过山车时心跳感觉跟恋爱的类似,所以男生会倾向于在与女友坐完过山车以后觉得更爱对方了,女生会情不自禁把老公回家晚了与在外面鬼混联系起来,这些可能原本就根本无关。我们还会有一种盲目自信的控制错觉,赌徒相信下一把肯定能赢,股票交易者认为未来股票市场前景大好。是否人都是这样自以为是,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自以为能控制所有的事,当我们发现情况失去控制时,就会心里不舒服。
我们肯定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态度决定一切”,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到底什么样的,讨论这个问题会给人一种研究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对的感觉。其实,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是很小的,有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就像学生对考试作弊普遍持反对态度,但是考试作弊的行为却总是发生,就像恋人之间都赞成应该忠诚,但是背叛的行为还是会发生,然而事实却是,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比如说长期坚持跑步,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爱运动的人,这让我想起父辈,在他们那个时候,婚姻是先与爱情的,在婚姻的实践过程中,爱的态度也慢慢养成了。
王小波说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关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是企图用文字构造一个新的世界的,我想对于大多数初学写作,刚学会用文字表达的人来说,最渴望的是第一种的,恨不得把自己心里的话全掏出来,渴望被理解,也渴望真正了解自己。然而在阅读《社会心理学》第一部分关于对自我的认识时,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点也不了解自己,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又有一种突然明白了的幸福感,总之,我发现人类是可爱的,愚蠢得可爱。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情境的奴隶。我们被烙上性别和文化的印记,我们从众,我们被说服,我们受群体和情境的控制。就像讨厌战争喜欢舞会的郝思嘉在桃树街的太太们热情的邀请下不得不参加伤员的护理工作;塔尔顿家的男孩受战争热潮的鼓动,义无反顾的走向战场。最可怕的情况应该就是1984里描述的对老大哥的盲目崇拜和集权领导下的思想清洗了。
如果说对自我的研究找出了个人的特性,那么对社会影响的研究就是在证明,人性是共通的。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会呈现出某些特质的相似性,男性和女性也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地域环境也会塑造不用的人,这些都是情境的影响。然而有时候我们会过于放大了这些共性而忽略了个体差异,产生刻板印象,认为山西人都是煤老板、东北人都粗鲁、南方人都狡猾,认为女人没有男人能干、男人没有女人细心,好像在我们初识一个人的时候,一开始就会根据他的性别、年龄、地域给他贴上标签,通过这些去判断别人的个性,有时候这种思维模式确实很方便快捷而且也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却会使我们产生偏见。情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掩盖我们的个性,在某些情境下我们会不由自主做出一些违背本意的行为,比如说从众和服从。当一场表演或辩论结束时,前排的粉丝起立鼓掌,紧邻着粉丝的赞赏这也跟着起立鼓掌,当众人都起立鼓掌时,尽管冷静的你不喜欢合格表演或者不认同辩论的观点,也会不由自主的起立鼓掌,更可怕的是,当看见有人要跳楼时,楼下有一群人在围观,当有一个人喊跳吧,怎么还不跳的时候,其他围观的人也会跟着喊。如果有人别有用心的将从众向服从上引导从而控制别人那将是十分可怕的,想要拒绝从众,我们就必须知道引起从众的原因是什么,个体屈服于群体的可能是因为想要获得群体的接纳二=而免遭拒绝以及为了获得重要信息,学者把两种引发从众的因素命名为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绝大多数都知道社会拒绝令人痛苦,如果我们偏离了社会规范,常常亚付出情感代价,另一方面,信息影响会导致人们接纳,就变幻莫测的云朵而言,皮洛涅斯看到的实际上是哈姆雷特看到的形象,正如在考试中,我们会因为与别人的答案不一致去改掉自己的答案一样,我们觉得他好像是对的,他人成了有价值的信息来源。与从众相反的是逆反和独特这两种心理都有助于我们抵御从众。
人活在社会中,除了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还必须面对一系列的社会联系,我们喜欢一些人也讨厌一些人,我们攻击他人也帮助他人,我们面临冲突,我们也希望和解。狐狸对小王子说,请你驯养我吧,驯养就是彼此相互需要,我来说是独一无二,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把我驯养了。
有时候我会想,我喜欢一个人的原因是什么,我讨厌一个人的原因又是什么,然后发现这一切好像都是因为自私。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利他行为,我们帮助他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需求。我们费尽心机都是为了让自己达到一种自己满意的状态。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攻击行为,我们为什么会攻击他人呢,什么因素会增加我们的攻击性呢,研究表明人在疼痛、炎热的环境下更具有攻击性,在遭到了社会拒绝之后也更容易产生攻击性,我们通过攻击他人来发泄自身的不满。与攻击相对的,爱和亲密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是互补产生喜欢还是相似长生喜欢呢,有人说不同的人在一起才会更多火花,才更多彩,也有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人在一起交流才更少障碍,更多舒适。研究表明,其实是相似而不是差异产生喜欢。与此同时,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这里的接近性不仅指地理上的距离,关键在于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部电影——李雷和韩梅梅,影片里韩梅梅为了在追求李雷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让他熟悉自己,制造见面,交往的机会,就算是一起做广播体操、一起打球,没有说话都行,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喜欢的第一步就是彼此熟悉,最后李雷说,你知道吗,你在看星星的时候,其实星星也在看你,喜欢就这么轻易的产生了。那么爱呢,爱又是什么样的,爱分为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激情之爱是情绪性的、令人兴奋地强烈的爱,当你感觉不仅是在爱恋着某人,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时就是激情之爱,尽管激情之爱 会热火朝天,但是还是会平静下来,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越小,浪漫爱情的高潮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两年,但从来没有一种高峰期能够永久的存在下去,与激情之爱的狂热不同,伴侣之爱的相对平和,维持伴侣之爱更多的是依靠共通的价值观,马克吐温说:“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世纪以上的婚姻以后”,如果一段感情曾经是亲密而且互相奖赏,那么相伴之爱就会根植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中,而历久弥坚。
读书和学习的意义在于开阔自己的心境,丰富自己的认知,从而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时,不至于走进死胡同,而变得偏激,我想了解心理学知识更有助于我们学会了理解和接纳,懂得去体验更好的生活,理解和接纳在于面对不好的行为和经历,能够看出一点背后的本质,学会不去苛责,既理解别人也接纳自己;面对幸福,会释放自己的天性,尽情的去追求和享受。
更好的生活就是既看到丑恶的无可避免,也相信美好的触手可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