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黄河口镇,还是按照导航指示的路线,终点位置是孤岛四矿即孤岛垦利管理区。
项目实施地点在四矿北面的黄河大堤内,没有坐标的。其实就有着一两公里的距离。何况中午吃饭还是要在四矿对面的小饭店。饭馆有三家吧,路西北面的这家明显生意兴隆,红火的很。原因不清楚,也无暇顾及。但去这家应该是正确选择。因为有一次这家没有了座位,也就去了南边的,明显感觉到冷清。毕竟是快餐,吃过饭还是要到四矿大院内找个大树好乘凉,休息一下。
经过黄河口镇政府所在地后,发现路过的村子有个显著的特点,新林村,胜林村,利林村,均嵌有林字,后来留意了一下,还有个友林村,富林村,丰林村,曾林屋子等村庄。查阅了资料,才知道这里位于黄河尾闾,天然树林较多,建村时带有林字也就见怪不怪啦。
偶尔会遇到下地耕作的百姓,交谈时会发现口音基本相同,要知道我是鲁西南人,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一下很拉近了距离,亲切了许多。
经过简单了解,才发现这里的居民以梁山和东平的移民居多,也就难怪口音相同。查阅历史不难得知,这片年轻的土地上,现在生活着人们大多数是移民的后代,自明代开始,1369年之后,有记载的大规模移民陆续扎根于此,利用不断生长的新兴土地,辛勤劳作,扎根于此。
1958年东平湖蓄洪扩展需要,大约5200名梁山县库区移民搬迁至利林村,育林村,东增林村,西曾林村和兴林村安置下来,由此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其实在东营有座人尽皆知的浮桥叫做建林浮桥,浮桥的名字是开元舟桥,但因距离建林村最近,反而是建林浮桥更加广为人知。
我也是后来重新规划路线,才知道自永安镇一路向北到达建林浮桥南岸,可以顺着沿黄大堤东向行至施工地点,大体位置在前七村北面。这条路线无疑更顺畅通达。
在建林村西边,还有个友林村的。这都是毗邻黄河的村落。但当年环境之恶劣,土地之贫瘠也可想而知。土地盐碱性尤为显著。
万亩良田,百里沃土,来之不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