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讲了三个故事《小心陌生人》《电视儿童》《艺术》,结合故事内容积累了五个词语“气喘吁吁”“虚惊一场”“大惊小怪”“神秘兮兮”“东张西望”。正好这几个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我把它们写在黑板上,拓宽识字的渠道,带着学生一边创设情境一边理解,教读与开火车读相结合,从而无意识地渗透一种学习方法---在阅读中对比较新鲜而又陌生的词语产生兴趣。好在,孩子们的认读积极性很高,只是几分钟,五个词语没有障碍地成为好朋友。
下课后,两个孩子认名字闯关成功(截止今天28人过关,占全班人数一半多一点)。第一节课复习巩固了拼音第11课“ie üe er”,认识了两个整体认读音节“ye”“yue”,强调了“j q x”和üe相拼的规则,之后完成了11课的《练习册》。第二节语文课孩子们按照示范完成拼音书法作业,并按照自己的喜好给音节词表示的相应物品涂上喜欢的颜色,我趁机面批《练习册》。孩子们在作业中出现的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是ü与j q x y相遇时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不好使,二是标调儿歌不能熟练运用,三是写音节词时忘记加声调。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停止涂色来添加或者改错,进而让作业无差错。因为孩子们的专注和安静,《练习册》到下课时全部批阅完毕,孩子们的拼音书法作业基本交齐,师生都算是高效率。
下午没有课,在操场里走了一圈,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生龙活虎,尽情撒欢,在体育老师组织下井然有序。回到办公室静静地阅读,《读者》的文字温情暖人,直击心扉。与《我要听到你的声音》产生了共鸣,大意是这样的:作者上小学时因为住院做手术,耽误了好长一段学习时间,再回学校时语文数学通过自学跟上了进度,但是音乐课上不会唱歌,只能跟着其他同学对口型。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发现之后,临时改变了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唱自己会唱的歌,她弹琴伴奏,她说:“我要听到你的声音。”这句话虽然没有点燃作者对音乐的热情,但它对一个小孩子的成长极具重大的意义------唱歌是你想有就可以有的权利,唱什么并不重要!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关注,整整回味一生。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一个人内心的直接反应。教师的语言意义非同一般: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提高课堂品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面对幼小的孩童,我们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的心田,还要富于变化,体现尊重,更要启迪孩子的智慧,催孩子奋进。在做孩子引路人的旅途上,教师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