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季羡林,说他是国学大师,可是他在国学上到底做了什么工作,却没多少人知道。这是件极其悲哀的事情。”
2.在中国,目前西方中心论仍很得势。作为一个东方学家,季先生却一直在倡导东方文学跟东方文化的研究。在季先生眼里,东方的文学、文化和文明绝不次于西方,甚至高于西方。
3.季先生又是一个传统儒者的典范。他具有一种传统的人文情怀。他的处世方式是谦和而明澈的,他的气质和风度是温和而自然的。他的平和与谦逊中有儒者的清朗和自然,也有佛家的恬淡和平静。我向季先生请益时,常感到他有张载《西铭》里所说的“民胞物与”的情怀和“知化穷神”的境界,这也被认为是儒者的最高境界。
季羡林:朴实,勤劳,有钻研精神和工匠精神,身为大师,待普通人都特别有礼,没架子
——《季羡林:为人为学皆楷模》
4.我国学术界曾先后将饶宗颐与钱锺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
5.潮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唐代韩愈曾在此为官,推广中原文化,此后潮州逐渐形成了崇文尚学的风气。除了文化领域,潮汕商帮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商帮之一,以善于开拓的精神著称,李嘉诚是其中代表人物。
6.这一阶段,饶宗颐有同事热心政治,出任了国民党政会参议员。但饶宗颐不喜欢政治,专心治学。他在研读《昭明文选》时将著述又涉政的人称为“早达”,即很快就因为文章出名,但往往牺牲在政治上。
7.“人在天地之中,渺小得像一个不可知的斑点,亦像一根芦苇,很容易被一阵风所摧折……面对无限的宇宙,永远的岑寂给人以无限的恐惧。在无限的周遭,处处可以是中心,而何处是圆周,却煞费思量。”
饶宗颐:潜心治学,家学熏陶,重视实践
以上——《饶宗颐:一代通儒》
8.任老常说:学者要做一流的学者,但第一位的是要爱国。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任先生耄耋之年还为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奔走呼告;
9.早在1982年,他就在古迹整理规划会上提出佛教典籍也是古迹,也需要保护。后经批准成立大藏经编辑局,编辑《中华大藏经》。将9种佛教典籍集于一身,这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10.他最欣慰的是通过多年的努力,让许多孤本、善本得以开发利用,包括《赵城金藏》,此书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11.“古籍整理不能急于求成,搞短平快不行。古籍整理是深加工,我们不是出铁矿砂,而是要出钢材。”
12.退休后,他依然不得清闲。尽管他的视力已很差,但仍每天早晨4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任继愈年轻时喜欢运动,晚年仍爱看足球比赛。他喜欢读文学作品,尤其喜欢杜甫的诗、鲁迅的著作,以及西方浪漫诗人的作品。他还喜欢听西方古典音乐。【老一辈人的身上似乎都存在这种精神】
13.当任先生听说王丽写了篇文章叫《找回“家、国”的支点》时,他提高嗓门说:“‘家、国’的支点就是文化,应该落在文化上。”接着又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不能够用的时候就说五千年,不用的时候就说六十年,五千年就是五千年。”
任继愈:低调,学海无涯,刻苦钻研
——《任继愈:一生与名利无关》
14.他要求自己“不再写违心的、应景的和教条式的论文”。他曾对笔者说:“‘文革’给了我非常深刻的教训,‘文革’后,我总结了一条教训就是:我今后不能听别人的,得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
15.《儒藏》全本将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330册,约10亿字,计划于2025年完成,规模将超《四库全书》。
16.“现在做《儒藏》已有些晚了,老专家没剩下几个,再过十年八年,就什么都没有了。做《儒藏》,一方面要抢救这些老专家的学识,另一方面也要抢救书,还要培养新的人才。”汤一介曾说。
——《汤一介:儒者的光芒》
17.“现在中国社会的浮躁非常严重!三四十岁的精英分子,英文非常好但是文化底蕴非常差,而且很傲慢。有一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邀请中国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去研讨,他张口就问:是我跟他们学还是他们跟我学?还有一次在联合国做演讲,每个人发言的时间都限定了,国际上的著名学者都提前写好发言稿,把握时间。可是我们的一位年轻学者没有做任何书面准备,上台先花五分钟‘热身’,到他真正要讲的时候没有时间了。更让人担心的是,真正想在文化上有所创见的年轻人太少。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金钱、权力、名誉、公益、智慧,让大学生们选择这些要素在人生中的排序,美国是公益、智慧在前。中国大学生的答案什么样,大概我们猜得到。”
18.在杜维明的定义中,埋首于书桌前是学者的权利,而担当天下则是义务和责任。
19.他认为,不同文明之间既要承认对方的存在,尊重其存在的价值和条件,又应具备文明对话主体的批判性。
20.不同的文明间需要学习,需要对话。中国儒家的两个基本原则应当成为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的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强人所难,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另一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发展就一定要让别人也能发展。
21.全球化跟以前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不是一种方式统一一切,而是强调了各个地方的特殊性。比如有人研究过麦当劳的全球化成果,麦当劳并不是把一种食物向全球销售而已,而是经过了各种不同的地方化。所有成功的跨国公司没有例外,都是在全球化的前提下,非常重视不同的地方性。
22.以前美国的文化属于大熔炉,现在大家认为大熔炉大有问题,把各种多元、多样的元素都熔化掉了,很不健康。应该让不同的文化元素各显精彩,在这个前提下发展。
因此,追求和谐必须尊重差异,甚至可以说,差异是和谐的内在要求,这也是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
——《杜维明:奥运让文明对话》
23.当代学者孙郁说,人们只知道汪曾祺厉害,却不知道他何以厉害。汪曾祺文笔中有许多“暗功夫”,他是从古典和乡土中缓缓而来,从大众和民间提取诗意,这样的作家“百年之中,不过寥寥数人耳”。
24.汪先生说过:写小说就是写回忆。回忆是经过沉淀的岁月,它明晰宛若秋空般澄明,或删繁就简如冬树般简洁。
——《汪曾祺:西南联大的“坏学生”》
25.“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一个人如果要隐居,京城名利熙攘的人海就是最好的地方。杨绛称自己就是“万人如海一身藏”。
26.她与钱锺书都晕船。一次大风浪中,杨绛突然悟出不晕的办法:船身倾斜厉害,舷窗外,一会儿全是水,一会儿全是天,波动幅度大,人自然会晕;她教钱锺书,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随着船倾斜,这样永远头在天之下,脚在水之上,不波动了。钱锺书照做,果然不晕了。他说:为人之道也如此。
27.“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28.“杨先生这个人,没事,绝不去惹事;有事,也绝不怕事。”
29.“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她指的,是人们在苦难中生出的同情和友爱。
30.后期有一项措施,让革命群众入住‘反动学术权威’家,名曰‘掺沙子’。掺入钱杨家的这对革命男女,对两位‘老先生’百般刁难,还动手打过杨先生。钱杨夫妇被迫于1973年12月请示领导准许,逃离原住处,开始四处流亡。就是这样的人,杨先生后来写文章,也不提名字,只说是‘强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审胡真才证实:“后来出版杨先生的作品集时,她连这篇文章都删去了,不收入。”
31.“她对国家对民族有很深的感情,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很清醒。”郑土生说。
32.于是她自修西方文学,有时间就钻进图书馆,按照文学史的顺序,一个个经典作家的作品往下读。
33.杨绛没有自己的房间,她不便公然看书,好像看不起妯娌姑婆,就借了架缝纫机,在蒸笼般的亭子间里缝纫,为钱锺书和圆圆做衣服。有时婆婆也请她给小叔子缝点东西。杨绛满脑子西方文学经典,却默默学做一切大家庭中儿媳妇所担负的琐事,敬老抚幼,诸事忍让,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34.有两个小故事,给我们印象最深。一个是:她的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另一个是:陈道明在演完《围城》后,有一段时间很浮躁,后来他去了钱锺书和杨绛家里三次,每次家里唯一响的东西就是药罐子,唯一能闻到的是书香。
35.她是穿旗袍的那一代,我们是玩“苹果”的这一代。可是,为什么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用“苹果”读杨绛的故事?仅仅因为她长寿吗?还是因为她是钱锺书夫人?
在杨绛的世界里,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因为她智慧而温厚,从不飞扬躁厉;因为她坚韧而幽默,从不忘记微笑;因为她勤勉而淡泊,从不追名逐利;还因为她求真而勇敢,从不说假话认假账。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36.他曾经感叹说,当年的“蜀中五老”(四川地区的五位文人,其他四位分别是巴金、沙汀、艾芜、张秀熟)只剩下自己一个,他总是会想起以前的故人们。“假如说鲁迅是中国的脊梁,我说巴金就是中国的良心。巴金送了我一本书,我回了他一本书,写上:这是一本学着你说真话的书,过去我说真话,有时也说假话,现在我在你的面前说,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说真话,不管为此将付出什么代价,哪怕生命。”
——《马识途:一书写了40年》
37.1953年至1958年,金庸先生在香港《大公报》主持副刊。这期间,他以“萧子嘉”为笔名撰写《每日影谈》专栏;以“姚嘉衣”为笔名负责《影谈》的撰稿;以“子畅”为笔名从事翻译;以“林欢”为笔名撰写艺术评论。
38.为了不让读者产生混淆和误解,金庸先生采用多种角色的写作策略,有意识地将自己在报纸上扮演的不同身份和角色严格区分开来。在《明报》上,金庸先生每天甚至都要扮演四个不同的角色。其一,撰写社评,这是身为报纸主笔的工作,需要面对的是全球特别是香港本地最新的时事动态和新闻,撰写代表《明报》立场和观点的文章。其二,他必须完成每天连载的武侠小说。其三,撰写《明窗小札》的专栏文章,以分析国际形势为主。其四,发表连载的翻译文章。
39.金庸先生对新闻报道也提出更高要求,即新闻副刊化,“把新闻版办成图文并茂,短、好、快、多(短是新闻写得精简,好是写得流畅动人,快是迅速报道,多是新闻事件多而丰富)。”他对香港的读者和市场了如指掌,曾指出:“一张报纸把‘港闻’做得出色”,可以增加销量,“因此,社会新闻记者的素质,常常决定一张报纸的优劣”,而报纸是否成功的关键,除了记者外,很重要的还要看总编辑以及负责港闻采访的主任。
——《金庸:另一支笔写时评》
40.叶先生精神比年轻人还好,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工作到深夜两点半,这样的作息已经持续多年。“心无杂物,没有外物的牵念,专心与古人交流。”这是叶嘉莹总结的养生秘诀。
41.“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叶嘉莹对笔者说。
42.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件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后面的衣服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只要我讲课讲得好,学生对我一样尊敬。”
43.她想起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重新焕发的热情,让她抛却了“小我”之狭隘和无常。
44.叶嘉莹写过:“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45.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46.对我来讲,小说不在于多写,我已经写了30多年,出了几百万字,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写好,千方百计地、尽最大努力地不重复自己。一是要有新的思想元素;二是要塑造过去文学作品里没有出现的人物;三是要有非常清醒的文体意识,包括语言和结构。这三个方面达到了想象中的效果,小说就可以出版了。
47.《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这些小说结构上费尽了心力,搞得读者也是眼花缭乱。后来我觉得,涉及心灵深处最痛苦的地方,没必要用这种过分花哨的方式来表现,索性更直接,不给读者增加任何阅读障碍,简洁朴素地把它记录下来就行了。
48.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实验写作是在两个方面双向突破。一方面在内容上探险,突破各种各样的禁区,开始写爱情、写革命队伍内部的矛盾、写坏人的优点;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探险,借鉴西方文学的写作形式,对中国传统的小说技巧进行革新。这些实验尽管有缺陷,但是非常必要,如果没有这一段对西方文学的模仿,就不会意识到要寻找自己文化的根,要创造自己文学的特色。
49.作家应该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你过去没有写过,现在写,就是创新;别人写没写过,可以不去考虑。
创新离不开传统,创新也必须向外部学习。你只有知道我们的祖先曾经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东西,你只有知道现在国外的作家在写什么、在怎么写,你才有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创新。另外,我觉得要创新还必须大胆向小说以外的艺术形式借鉴,比如传统的作家应该谦虚一点,向网络作家学习,向年轻作家学习。如果你不了解年轻人写了什么东西,你谈创新,也是一句空话。当然,还要尽量涉猎更多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戏曲,任何一种艺术元素都有可能被移植到小说里面,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可能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
新作品的新,就是我前面说的三点。第一是题材新,过去写得很少或者没写过的。第二就是大胆对一些东西进行反思,文学里面应该有忏悔,作家应该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地方进行反向思维。第三,关键是人物,一个作家最终让人记住的不是他讲的故事,而是他塑造的人物。讲曹雪芹想起贾宝玉、林黛玉,讲鲁迅想起阿Q,讲张爱玲想起曹七巧,故事我们可能都忘掉了,但人物在我们脑子里有形象。如果一个作品里塑造了一个或者几个让人难忘的新人物,这个作品肯定是成功的。
50.“小说家不是要复制历史,战争对人的灵魂扭曲或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异才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经历过战争也可以写战争。”
51.“一个作家不光是要把内容呈现给读者,还要有独创性。莫言的独创性就在于他的文体意识、独一无二的感觉描摹以及对历史、人性命运的洞察。”“每个作家只有找到自己的独创性,才能得到世界更大的认可。其实,独创性被很多现代人忽略了,作家的写作是需要天赋的,著名作家的产生不是靠训练,而是要能找到自己的特色。我觉得莫言没有响应什么潮流和号召进行写作,一部作品有一部作品的写作风格。”
——《莫言:高粱红了》
52.现在的社会非常吊诡的是,一些年轻人身上有一种木乃伊的味道,我们面对最可悲的现实是年轻人年龄还是壮龄,但思想已经行将就木。但周有光先生的语言越来越让人感到他是一个热血青年。”
53.“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当时国内购买力差,一套二三十本,一般人买不起,就压缩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到1985年以后,又扩大翻译。”周有光知道,这本书出来,赚不了钱,但“这部书是一个大国必须有的”。
54.有国学大家曾论断,文化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周有光觉得不对,他认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的事,他提出双文化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10岁生日临近前,有后辈为他举办生日座谈会,他没法亲自出席,还专门录了一段视频,叮嘱大家“不要从中国看世界,要从世界看中国”。
——《周有光:110岁的热血青年》
55.“如果允许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56.“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
57.这种风骨,徐中玉自己是这么解读的。他说:“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物美、价廉、耐磨、爱国,穷也穷不走,打也打不走。挨着无奈,忍辱负重,挨过就算了。诚然懦弱、无能,但挚爱这块土地,这里有我们丰富的文化宝藏。”
——《徐中玉:大学不能失语》
58.不按字译的优化论,是许渊冲70多年翻译生涯中总结的最重要的原则。“中西方的语言文字是不一样的。英法德意等文字,之间的差别很小,相同的有90%。但中文和英法等语言相差很远,最多一半对等。中英翻译要比英法翻译难一倍以上。国际翻译界,英国人法国人拿一个大奖,不是什么难事。但亚洲人很难。所以我提出的翻译理论,不是对等论,而是优化论。西方文字是对等的,可以用对等的方法翻译;中西文字只有一半对等,所以只能优化。”
许渊冲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举例。“中国人看到又圆又明的月亮,就能想到故乡。外国人他没有这种文化背景,他怎么可能明白呢?你要是按字翻译成,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头想到故乡。外国人肯定想中国人写的这到底是啥鬼玩意,这都能叫作诗?所以我翻的时候,把月光比作了水,英文译成‘月光明亮如水,溺住了那些思乡的人’。用水把月亮和乡愁联系起来,文字上又有英语的优美,他们就理解了。”
59.年龄不是问题。对许渊冲来说,最好的年华是现在。“因为我活得越久,学得越多,看得越多,越有经验。灵感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逝去的。”
—— 《许渊冲:岁月困不住的人生》
60.国目前年均出版翻译作品一万多种,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却很有限。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很多出版社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跟风(获奖风和畅销风)现象十分严重,一本书两三个月就翻译出来匆忙出版,肯定会影响到翻译质量。另一方面,现在很多译者,可能对某一门外语有所专长,但自身的学养储备则远逊色于那些有旧学功底和广博知识的前辈翻译家,因此,当前翻译作品中,错译、漏译的现象十分严重。
61.经典名著被遗忘了,这很不好。很多媒体都有过“英国最爱的100本书”“美国人最爱的50本书”这样的推荐,这些作品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是值得一读的。若想阅读最新的外国文学作品,国外的评奖也可作参考。一本书能得奖,总有它的道理。
62.人在年轻的时候,社会经验比较少,能够从大人那里得到的指导也不见得多,这个时候,书是最能帮助你认识人生和世界的。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它们对人性都有较深刻的反映。阅读文学经典最大的益处无非就是通过这一智力活动,帮助自己更深刻地了解自我、他人,认识社会与这个世界。而人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精神活动便是认识自我与洗涤自己灵魂的污垢。
另外,我也推荐看一些历史类的书籍,因为一个人的视野总是有限的,历史类书籍则帮助我们从纵向拓展人生的经验。很多事我们没经历过,如果对历史有所了解,当发生一些大的事件时,我们就不会太大惊小怪,而是会坦然接受,并且积极应对。即使遭遇到很大的不幸,也会明白,自己的悲剧只是大时代的小悲剧,心态就会平和很多。
——《李文俊:“经典名著被遗忘了”》
63.他“从小就不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但这说的是他不喜欢让人硬灌“四书五经”,并不代表他对书本深恶痛绝。事实上,他读书极多,领悟也极深。“做一个画家,一辈子要和书籍打交道,受书的教益。”
64.“我有时不免奇怪,一个人怎么会把故乡忘记呢?凭什么把它忘了呢?不怀念那些河流、那些山冈上的森林、那些透过嫩绿树叶的雾中的阳光……你是放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一切影子。”
——《黄永玉:五重身份》
65.他自己说过:我不一定是好人,但确实没有时间去做坏事。一个有理想的人,哪有时间去骂别人。
——《李可染:画笔背后的辛酸》
66.他把画展办到青年艺术家聚集的798艺术工厂,不剪彩,不请领导,不收门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再次疾呼:“取消美协、取消画院等官僚机构。因为艺术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
——《吴冠中:两个心愿都完成了》
67.从素描石膏像、模特儿到画油画,从国画临摹到学习西洋艺术等课程,赵无极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68.赵无极流连于巴黎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和画廊,不拘传统、现代,他什么都看。瑞士抽象派大师保罗·克利那些色彩间杂着线条与符号的画作给了赵无极启示,他从此跃入抽象的世界。同时,他又回头研究早在国内时就钟情的汉砖、青铜器,从古老的甲骨文、钟鼎文中发掘带有神秘色彩的符号。中西文化在他笔下交融到一起。要想创造出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必须彻底否定和破坏原有的,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赵无极:作品一年卖出2.4亿》
69.吴清源说:“对战时,胜负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从一开始我想的就是让自己置身于围棋的流势,任其漂流,不管止于何处。”
——《吴清源:一生一代一局棋》
【注】未全部看完,前面部分写得有趣一些,后面总觉得有些敷衍。嗯,也有可能是到后面我看得敷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