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把极客时间app上,李智慧的《从0开始学大数据》看完了,总计45篇,阅读了134,835字,收听了7个小时的音频。串起了大数据的起源发展、技术框架,对背后的思想有了初步了解。而更大的收获反而不是在大数据方面,而是听李智慧在探讨工具与价值、知识与系统、发展与人生时的智慧。
这些探讨,也迫使我必须开始思考一些之前一直在逃避的问题——我究竟想要什么?
我在学不少东西,这里面固然有我对技术的好奇和热忱,而现在看来,更多的,其实是我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不确定性的焦虑。
“如果我只学这个,是不是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了;如果我学了那个,是不是下一次跳槽的面试中可以加分。”这样的想法,看似是逻辑完整的:一套是防御型的,怕学少了被淘汰;一套是“进取型”的,学多了可以升职加薪。这当然都是正当的,甚至也是普遍的。在我读这个专栏之前,也一直认为这是没问题的。而仔细一想,这两套逻辑其实底层是同一套,都是防御型的。后一套看似是进取,其实是在恐惧无法升职加薪。而这样的恐惧,并不会随着学习和上进而减弱,反而会愈演愈烈,永远没有尽头。固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终日惶惶不可终日,可曾是我想过的人生?
需求满足后是深深的平静,欲望满足后是更大的欲望。 ——古典
而发现了这一点以后,真正进取型的逻辑也就呼之欲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技术本身是不带有目的。你不可能学了Hadoop、Spark、Flink就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了TensorFlow就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不可能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学了大数据,但不知道要让机器分析什么;学了机器学习,但不知道要让机器学习什么。技术一定是服务于业务的,对业务没有帮助的技术,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技术只是工具,不管你手上拿着的是锤子还是大炮,都无法对你找到方向,有丝毫的帮助。而首先找到方向,然后再根据方向搭配工具,这才是真正合理的逻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工具堆里,串出自己最需要的套件,而不是在行囊里塞满了不需要的负重,累死在旅途中。
而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也许是我在《产品设想》这个文集里面的第一篇。
祝大家都能找到这么一件东西,愿意为之——献出你的心脏。
《进击的巨人》里维·阿卡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