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课多,早自习和第一节课考英语。有空调的教室静静的,只有孩子们写字的“沙沙”声,我喜欢这种感觉和场景:孩子们写题,我轻手轻脚地收拾书柜,默契美好而安宁!
第一节课提前十分钟交卷,让孩子们去洗洗手,接点开水,再上个厕所:因为大课间要迅速整队去操场,没有多少时间去解决内务。
虽是秋天,太阳依然很毒辣,很热。但孩子们没有叫苦叫累,棒棒哒!
两圈过后,浩突然跟我说:老师,我肚子疼,要去厕所。我赶紧挥挥手:快去,快去吧!我认为浩只是一般的内急。
大课间结束,孩子们汗流浃背地回到教室,稍事休息,接着上第二节课。
第二节依然是我的课,孩子们知道。我刚进教室,就发现文一直在位子上站着,找着什么?我眼一瞪:“上课了,你干嘛呢?”文边说边吸鼻子:“老师,你闻,哪里好臭?”
“瞎说,早上考试都没味,哪里臭啦?”我有些恼火,文一直是个调皮鬼。
“真的,老师!你再闻闻?”“咦,真的哎,是有点臭。是不是有同学打屁了,把窗户开开,出出气,一会就好啦!”
“老师,不像是放屁”。班里同学“轰”地大笑。“那,你说是啥子臭?”我有点不耐烦。
“老师,你再闻闻,闻闻。”“我……”我白了一
文,仔细闻闻:的确很臭!这咋回事啊?
而且这臭味越来越深,我的胃有些开始翻了,我问文:“是不是你酸奶盒没扔发酵了呀?”文手一摊:老师,你查你查……
同学们都找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我问:“你们看看鞋上有没有踩上狗屎之类的?”孩子们一听,都纷纷低头找,最后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盯上浩的鞋:我正准备近前瞧瞧,只见浩一个箭步窜出来往外跑,边跑嘴里还边念叨:我真倒霉,我怎么踩上狗屎了呢?”
我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奇拿张卫生纸擦了擦浩的板凳,举给我看:“老师,他板凳上也有bb。”我干呕了两声(没控制住),还不忘欣赏地看了奇一眼(心细如发),同时也意识到浩遇到尴尬事了:这个憨子,唉……!
我迅速吩咐两位同学帮忙拖地,安排憨厚老实的友去厕所看看浩。同时严肃告诫同学不准再提再笑,静下来互改试卷。
然后,我又一路跑到办公室问同事借了湿纸巾给友送去,让他告诉浩好好洗洗。然后我又到处给浩借了一身篮球服。
终于,我上课时,浩收拾干净回到教室。其它孩子们都很懂事,大家都当没发生什么,都不想让浩感到难看或是尴尬。
发生这样的事,相信浩也不愿意,但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向老师求助呢?如果提前告诉我,这件事小范围就解决了,不会大庭广众之下…………
“人有三急”,这很正常,但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初三孩子身上,实属不应该,这让我心里很震惊:这么大了,遇到这种事,应该知道该如何处理的呀?
我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还会在教室稳稳地坐着?是不知道还是以为捂一捂就好了?那可是bb,味儿可是捂不住的呀?为什么不向老师或同学求助?是不好意思还是胆小?难道不能预测会发生什么吗?
这些都是我的疑惑,我没问,因为我怕浩会不好意思,更怕他产生自卑心理。我和家长微信私下交流了一下,觉得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不仅仅要有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生存能力!这个家庭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缺少给与孩子最基本生活技能和常识。
浩是个学习勤奋、要强、上进的孩子,但是,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太呆板,缺少变通。“如果给他划个圈,不让他出来,他是绝对不会越圈一步的”。
浩是个好孩子,但是我不希望他成为书呆子,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跟我吵架;我希望我的学生会因为被我误批,站出来为自己辩解,我希望我的学生遇事要学会求助,要胆大,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希望我的学生遇到尴尬事,能放下面子,收起不必要的自尊。其实,这样做也就是让自己获得最大的面子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