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跟同事闲谈的时候说起她朋友家的女儿回家做数学题,从小学开始不问家长,就是自己“蒙头”做,有时候一个题能做几个小时,甚至做到哭,但很少又放弃的;而她自己的儿子,从小“比较”聪明,小学的时候数学作业很快就会做完。现在到了初中难度上去了,她朋友家的孩子还是习惯于自己“蒙头”做,而他自己的孩子要是十分钟了还做不出了,就会看习题册后面的答案或者上网看看“猿题库”之类网站、APP有没有相同或类似的题解。但是从考试的情况看,现在她朋友家的女儿在数学解题能力上反而赶超了她的儿子。
当时我也没太在意这个事情,现在各种教辅越来越多,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资料,题目做不出看看后面的答案,上网查一查资料也很正常。不过我的老师从小就告诫我们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独立完成才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题目所包含的知识或科学原理。现在能不看答案、不上网查资料,能独立完成的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只是因为现在的手头教辅资料多了,上网更容易了吗?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那是因为留给还在思考的时间太少了。
1.老师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就拿本人所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来说,一节课本来就只有40分钟,老师上新课时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一是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难点重点或者习题中的疑难点一般是5到10分钟,二是新课的引入一般在3分钟左右,三是新知识、技能的讲解和说明,一般在20到25分钟左右,学生的课堂练习穿插其中,最后是课堂总结,3到5分钟。所以如果一堂课有两个以上的习题,那么留给学生每个题目的最多不超过10分钟。在本人的课堂上就是如此,一般会讲一两个简单的例子,然后安排两三个相应的习题。肯定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老师就已经在讲这个题的关键在哪里,应该具体怎么解。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太少。
2.学校课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现在的中学生白天都在上课,课间只有十分钟休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除了中午就是晚上,加起来最多只有四五个小时,只有白天上课时间的一半。如果平均每一门课留的课后作业时间是30分钟,那么刚好能完成。但事实上是很难做到,每一个的老师都觉得自己的学科很重要,课后作业绝对不能少,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手头的作业只会多不会少。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拼命”做。在这种情况下,留给学生每个题目的阶梯时间就少得可怜,导致学生“不得已”去看习题册后面的“答案”或者其他同学的答案,如果能上网那就更方便。
3.家长假期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太少。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恨不得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再长大些就是各种补习班、提优班等等,生怕别人家的孩子在哪个学科上赶超了自己,或者在家里玩手机、玩电脑。殊不知玩是孩子的天性,你不然他在白天玩,他就不睡觉在夜里玩;你不让他在家里玩,他就在学校里,课堂上偷偷地玩。所以这样的孩子始终很“忙”,他忙着挤出时间来玩,结果肯定是既没玩好也没学好。因为他没有时间去好好思考。
最近在看《牛顿传》,艾沙克·牛顿的父亲是个地主,但是死的早,是她的妈妈在打理他们家族的农庄。牛顿小时候衣食无忧,有很多时间看书,或者捣鼓一些书上看来的小机械,比如他喜欢把他自己做的小水车放在田边的小溪中让它自己转起来。等他高中毕业,他母亲打算让帮着打理家族的事物,好早日继承家业。但是他把这些事都推托给了他母亲给他专门安排的仆人,自己又去看书了。后来他妈妈实在没办法,就在他中学校长的推荐下去了剑桥大学,才成就了后来的牛顿——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我突然明白只有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形成他自己的解题思路,才能形成他自己的知识体系,未来才有可能有所成就,不管在哪个领域或者行业中。如果他没有足够的思考,那么很可能就是人云亦云,天天忙着完成别人布置下来的任务。将来不会思考的人,只能和机器人一起竞争。那么,你的孩子有足够的思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