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页的设计琳琅满目,千奇百怪,泛滥成灾,花哨,混乱,庸俗充斥其中,给用户留下了坏的印象,伤了用户的心。相信大部分用户都选择直接跳过引导页。用户的使用目的一向很明确:既然启动你,那肯定是想快速进入目标功能,已达到目的!引导页似乎是设置在进入目标功能之前的一道障碍,让用户觉得烦,浪费时间,障碍,鸡肋。引导页似乎是一个败笔,那为什么APP们前赴后继争先恐后的出现引导页呢?
存在就是合理的。
咱们梳理下引导页设计的本质,为什么需要引导页?引导页是用户首次启动app进入的第一个页面,是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就像产品的自我介绍,建立起用户对产品的大致认知,提示用户最新功能,表现app的气质,突出产品的卖点,勾起用户探索的好奇心,甚至放置登录/注册,提升用户数。引导页具备如此多的优点,实乃是兵家比争之地,这样说来似乎不得不存在。
那怎样设计有趣,有格逼,有情怀,有态度的引导页呢?
1、文案言简意赅,突出核心。
根据爱尔兰哲学家汉密尔顿观察发现的7±2效应,一个人的短时记忆至少能回忆出5个字,最多回忆9个,即7±2个。因此展示的文案要控制在9个字以内,超过后用户容易遗忘、出现记忆偏差。只做必要的引导页内容。没必要的引导内容会增加信息的冗余性,冲淡真正需要用户关注的信息的注意力与精力。如果表达起来困难,可以辅助一小段文字进行解释或补充。因此在最终文案的确定上,要突出重点,多余的文字尽可能地进行删减。如果文案删减后字数还是过多,因考虑对文字进行分层,通过空格或逗号或换行的方式进行视觉优化。
精准贴切的文案也十分重要,将专业的术语转换成用户听得懂的语言。尤其对于通过照片来表现主题的引导页设计,文案与照片的吻合度,直接影响到情感传达的效果。
2.讲故事的方式,使引导具有情景性
讲建立与用户使用情景匹配的场景,让用户能建立一种熟悉的感受,能让用户对引导的功能点感同身受。
串联的故事一般而言都是多页的形式。一步抛出一个需告知的点,循序渐进的解说。故事可以只围绕一个功能点来叙述,也可以将多个功能点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故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由于每次一个告知点,多会采用聚焦的设计手法,把视觉注意力吸引到每个告知点上。
讲故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构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联系。让用户感觉到产品与自己是有关系的,现在所说的内容是与我相关的,我需要花费精力来关注一下。如果完全建立不起关联,很容易让用户忽略。
3、富于情感化
营造出具有浓烈感情色彩的场景,唤起用户心底的情绪,让用户产生对产品的共鸣。当产品附加了感情的元素,产品就会让用户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联系,用户对产品的好感也会增加。通过具体的元素、场景来表现文案,采用写实、半写实的方式进行表现,有些应用还会配以水彩风格。以天猫为例,天猫是一款购物应用,在设计上通过商场、店铺的实际场景的具体描绘,渲染轻松、欢快的购物过程。
4、构建特色
很多的引导页在设计上同质化问题严重,极度相似的设计手法、设计风格、排版风格、相似的文案内容、让用户很难记忆或引起关注。构建产品引导页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好方式,特色可以让引导页脱颖而出。引导页在视觉风格与氛围的营造上要与该产品、公司形象相一致,这样在用户还未使用具体产品前就给产品定下一个对应的基调。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引导页的风格,产品是消费类、娱乐类、工具类还是其他,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引导页是走轻松娱乐、小清新,还是规整、趣味性的风格,在最终的表现形式上也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展现,是插图、界面、动画还是其他。
#本文同步发布到pm263.com,pm263为你提供更多更全的产品经理干货,欢迎大家访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