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转变,也许只是少数人的想法。
但现实中,确实有人因为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生活,会感觉单调乏味,想有所转变,又担心自己走投无路。所以总迈不出转变的一步,但心里却时不时有个不安的念头在躁动,自问: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么?
最近我听完了海贤老师关于《自我转变》的课,深受启发。整理了一些重点内容,供您参考。
如果说自我转变是一场旅行,那转变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
作者的回答是:新旧自我的更替。
自我转变,简单来说是自我核心部分的变化。可能是从原来的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从一段重要关系,进入另一段重要关系等。
当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发生转变,你会感觉到旧的自我开始破碎,原本清晰的自我开始模糊。
从此,你就开始了重新寻找新自我的旅程。这也是带着痛苦的旅程。
作者的一个来访者,最近总是焦虑、心神不宁,很难集中精力工作,晚上经常失眠。他在网上做了一个自测量表,数据显示有焦虑症。
从表面看,也许你会觉得,他的情绪出了问题,只要他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就好了。可是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故事的另一部分,是他一直梦想成为一个设计师,可现在他还做着与梦想无关的工作。人到中年,有一天他忽然领悟到,如果再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他说:“每当半夜醒来,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我没有在过我想过的人生。”
其实,转变更像是自我的重生。你会经历一段很特殊的时期。
当现实和自我发生剧烈矛盾时,你就会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去解决这个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成为促成转变的重要动力,推动新旧自我的更替。
这种更替,可能会往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首先,现实已经发生了改变。你需要发展出新的自我,去接纳这个改变。
很多时候,无论你接受不接受,现实就在那儿,让人无可奈何。你想继续走,却发现此路不通。当你能认清现实,你就能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它。
其次,是现实并没有改变,但你的自我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新自我就变成了你转变的目标。
就像有人因为一个工作做久了,觉得没前途,也不是自己喜欢的氛围。就想换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时候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从就业、收入、发展前途来给你各种建议。这些建议都很理性客观,唯一的问题是,他们都不关心“主角”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主角想要什么呢?他可能不会一下子就知道。他只有经过很多的尝试,才慢慢知道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新自我突破周围环境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和转变的过程。
最后,转变还有第三个方向,是我们发展出了一种更好的应对方式去适应环境。
比如有些人兜兜转转做了很多份工作,换了很多个行业,但后来发现还是原来的那个最好。于是又做回了原来的那份工作。
看起来他们做的这些好像都没有变,反而浪费很多时间。可是他们现在做这份工作,比以前开心多了。因为经过这些兜兜转转,他们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除了工作,也还有不少情侣复合或者夫妻复婚的例子,看起来他们都是回到了原点。
但别小看这种转变,因为他们从开始的不接纳变成了现在的接纳。如果没有那些辞职、换工作、碰壁,也许他们永远都没有机会,从外在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也不会有接纳现在的这个步骤。
这种通过自身获得的经验,很难从别人的建议里得到。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好像是走了不必要的弯路,但对当事人来说,这是有用的、算数的。
陈海贤《自我转变》———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