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写这本书稿之前,我花很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普通人的家,不是整理师、不是名人、不是设计师作品的家,有什么看头?
尤其是跟日本主妇相比较,国内普通家庭的家居收纳,很难拿得出手。因为前者的收纳功力太强大,可以做到有老人、有小孩的家庭井井有条,甚至空无一物。
何况,还有家居整理的行家珠玉在前,我来趁什么热闹呢?
但我阅读这方面的优秀案例、作品越多,对照生活之后就越觉得困惑:作为一名妈妈,我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些书上找不到答案。
比如,即使是超小户型日本住宅都会有完整的玄关,而我家的没有,这一块收纳问题得自己解决。又比如,有些国家法律规定不得封阳台,日本主妇会将阳台整理得干净又漂亮,而我熟知的生活环境是家家户户封阳台,至于阳台收纳能做得好看没几个。再比如,国内现在流行卫生间干湿分离,可没有把日式住宅的家政室照搬过来,虽然家装越来越漂亮,可是主妇做家务没有比以前提升效率。
这些问题,我是摸着石头过河,反复摸索适合自己的家居整理方案。
作为一名主妇,我关心怎样规划家居收纳,以减轻每日的家务劳动量。作为一名妈妈,我关心怎样整理孩子们玩具,以减轻家居储物的压力。作为一名家居爱好者,我关心怎样整理家居,才让小家看起来整洁又舒服。我住在小户型房子时,看摆拍的豪宅照片不会有帮助,要参考的应该是类似面积、房屋,以及类似生活习惯的家居经验。
当我对自己的家略感满意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原来自家走过不少弯路。这些经验,可能是住小户型的普通人所需要。虽然这些经验体会,未必能放之四海可用,但可能是普通人家想看的。
于是我萌生想法,要把自己的家画出来。
用手绘图来表达,是基于“整理”的目的。一张吸引眼球的家居图片,如果没有人指点,行外人是看不出哪里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我想展示的,不是我家的具体样貌,而是一个刚需族的住家收纳规划。用手绘图而不是真实图片,更容易表达这一点。
可能读者看完这本书过后,觉得没啥收获,可能我的整理功夫还不如读者自己的。不过没关系,至少读者看完以后,会大大增强这方面信心,从此不再纠结住房面积的问题——人家四口人挤在50平方米还能过活,原来我生活得不错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