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对抗性在哪里?
当斯蒂芬·金写《玫瑰疯狂者》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必须创造一种处境,要让两个人不能分开。
于是,丈夫变成了精神病患者,此外,他的身份还是一名警官。他告诉妻子,假如她想离家出走,他就杀掉她。他知道如何既能把人杀掉又不受法律惩罚,而且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他都能追查到她的下落。
妻子被他当作犯人一样软禁了很多年。她既不能开车出门,也不知道怎么找工作。她是无比脆弱的。
最后当她终于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可不是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境,而是一种“死到临头”的强烈要求——她必须离开丈夫。
那么,有哪些办法可以创造出这样的黏合关系?
1.一条杀人的理由
假如对立面有强烈的理由必须置主人公于死地,这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关系纽带。在恐怖小说中,可能表现为主人公发现了坏蛋的秘密,正如在电影《糖衣陷阱》中那样:黑手党头目不能允许秘密遭到泄露。于是,年轻的律师米契·麦克迪尔就出现在他们的猎杀名单上面。
心理上的死亡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在贝蒂·戴维斯的电影《扬帆》中,极权主义的母亲想要“杀掉”女儿处于萌芽状态的独立意识,这种意识是因为女儿陷入恋爱而唤起的,她千方百计地耍花招要实现自己的独立。
2.工作职责
当律师接了一个案子,她就有责任见证整个诉讼过程。一个被派去调查谋杀案的侦探不能半路逃脱职责,让案件侦查不了了之。你需要让主人公的工作职责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读者知道并且认可工作职责可以充当一种黏结剂。只要确保这个工作对于人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行了。
3.道德责任
假如女儿遭到绑架,父亲会竭尽全力,干掉无数的坏蛋,把女儿夺回来。斯蒂芬·金的电影《凶火》就是这样的。这是一种道德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想象做父亲的还畏畏缩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