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海杭州小学放学时下起大雨,34名孩子只有6把小雨伞,老师孙邦颜毅然扛起户外大型遮阳伞,为孩子遮风挡雨,而这暖心的一幕被周边的路人用手机全部记录下来。
我虽然不是一名业余的育儿知识分子,但我真的很敬佩这位孙邦颜老师。为什么?哈哈哈,我来跟你说说我看到的重点细节。
引导孩子能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除了父母,还需要外界的学校老师和同学。3岁之前,孩子基本都呆在父母身边成长,从100%依赖父母,到50%半依赖父母半自主,处于自我向内发展阶段。而3岁以后,孩子来到学校,从半依赖父母半自主,到100%自主成长,处于自内向外发展的阶段。
孩子自内向外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是懂得合作的意义和方法,无论对象是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或者是隔壁邻居,都脱离不了合作关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书中曾明示指出,合作是一切互惠互利进步的前提,而能做到相互合作,那就必须懂得利他的概念和培养利他的行为。利他,是指自己主动愿意,给与他人方便或利益但不求回报,有益于社会的一种行为。
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长期激起孩子对其他人的兴趣,拓展合作的行为,那很容易会导致孩子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做只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或者凡事只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
在面对34名学生不够雨伞即将要淋雨的困难中,孙邦颜老师毅然扛起户外大型遮阳伞,为孩子遮风挡雨,老师的行为本质上是利于孩子们保护自己且不求回报的个人行为。他辛苦的背后,不是为了讨好某一位家长某一位学生,而是要发自内心向孩子传递相互合作的信息。
作为孩子的老师,除了教授专业课程内容,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激起孩子对其他人的善意和利他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老师和学生之间各种的互动小细节,都会在孩子心中泛起小小的波浪,但这些波浪积累得足够大的时候,也会对孩子未来的成人世界、职场生涯带来很大影响。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最好的父母陪伴,就是言传身教!
我是小玉儿Cici,绰号“育儿小字典”,喜欢我就关注、评论、转发和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