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andas从入门到精通(4)- Groupby分组

Pandas从入门到精通(4)- Groupby分组

作者: 木头里有虫911 | 来源:发表于2020-12-25 22:32 被阅读0次

    1. 分组的基本概况

    分组,即对原始数据的行按照一定的条件重新组合,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行聚合到一起在计算其他数值。在Pandas里面提供了一个groupby函数,非常灵活而且高效。分组操作可以来干嘛?参考下面三个应用:

    • 依据 性别 分组,统计全国人口 寿命 的 平均值
    • 依据 季节 分组,对每一个季节的温度进行组内标准化
    • 依据 班级 分组,筛选出组内 数学分数的平均值超过80分的班级
      以上三个问题,都可以用分组来解决。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上面的三个问题都涉及到3个方面的内容:
    1. 分组依据(性别/季节/班级)
    2. 需要聚合/计算等操作的字段,或者是数据来源(人口寿命/温度/数学分数)
    3. 需要返回的结果
      这3项是完成一个分组操作的3个必须要素。
      下面做一个简单演示:
    im
    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f = pd.read_csv('learn_pandas.csv')
    df.head()
    
    image.png

    这是一份包含学生学校性别等信息的表格, 下面需要依据学校和性别分组,统计身高均值,代码如下:

    df.groupby(['School', 'Gender'])['Height'].mean()
    >>>
    School                         Gender
    Fudan University               Female    158.776923
                                   Male      174.212500
    Peking University              Female    158.666667
                                   Male      172.03000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emale    159.122500
                                   Male      176.760000
    Tsinghua University            Female    159.753333
                                   Male      171.638889
    Name: Height, dtype: float64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给出groupby方法的标准语法:
    df.groupby(m)[n].k
    其中:
    m: 分组依据,但需要按照多个条件分组时,需要把条件放到一个列表中
    n: 数据来源,即需要计算的字段,同样的,需要多个字段也是放入一个列表
    k: 聚合函数,常用的有min/max/mean/count等,也可以传入自定义参数

    上面的例子中,分组的依据(School,Gender)为原始表格中已有的字段,那么能不能不使用原有的字段,而是按照一定的条件来分组呢?答案是可以的。例如我们需要按照体重是否大于均值分成两组,分别统计两组的身高均值:

    df.groupby(df['Weight'] > df['Weight'].mean())['Height'].mean()
    >>>
    Weight
    False    159.034646
    True     172.705357
    Name: Height, dtype: float64
    

    上面的代码中df['Weight'] > df['Weight'].mean()即是分组依据,通过结果的索引(False/True)可以看出,其实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按照条件列表中元素的值(此处是 True 和 False )来分组。下面用随机传入字母序列来验证这一想法:

    item = np.random.choice(list('abc'), df.shape[0])
    df.groupby(item)['Height'].mean()
    >>>
    a    162.567347
    b    164.367606
    c    162.428571
    Name: Height, dtype: float64
    

    上面的代码先创建了一个和原DataFrame等长的序列,并将这个序列作为分组依据。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分组依据的本质:
    分组的依据来自于数据来源组合的unique值。 例如在上面的学生信息表格中按照学校School和性别Gender来分组,如果学校的个数为m, 性别个数为2,并且在原始数据,每个学校都存在2中性别的行,则最终分组的个数为2m

    2. Groupby对象

    最终具体做分组操作时,所调用的方法都来自于 pandas 中的 groupby 对象,这个对象上定义了许多方法,也具有一些方便的属性。

    # groupby返回一个groupby对象
    df1 = df.groupby(['School', 'Grade'])
    type(df1)
    >>>
    pandas.core.groupby.generic.DataFrameGroupBy
    

    可以看到,groupby后返回一个groupby对象,且是一个生成器。既然是生成器我们就可以用for循环遍历里面的元素:

    for i in df1:
      print(i)
    

    结果太长,下面是部分截图。通过截图可以看到每个元素是一个tuple, tuple的第一个元素是分组的依据,第二个是具体的值,是一个DataFrame


    image.png
    for i in df1:
        print(type(i), i[0])
    >>>
    <class 'tuple'> ('Fudan University', 'Freshman')
    <class 'tuple'> ('Fudan University', 'Junior')
    <class 'tuple'> ('Fudan University', 'Senior')
    <class 'tuple'> ('Fudan University', 'Sophomore')
    <class 'tuple'> ('Peking University', 'Freshman')
    <class 'tuple'> ('Peking University', 'Junior')
    <class 'tuple'> ('Peking University', 'Senior')
    <class 'tuple'> ('Peking University', 'Sophomore')
    <class 'tupl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reshman')
    <class 'tupl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Junior')
    <class 'tupl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enior')
    <class 'tupl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ophomore')
    <class 'tuple'> ('Tsinghua University', 'Freshman')
    <class 'tuple'> ('Tsinghua University', 'Junior')
    <class 'tuple'> ('Tsinghua University', 'Senior')
    <class 'tuple'> ('Tsinghua University', 'Sophomore')
    

    其他常用属性:

    print(df1.ngroups)  # ngroups:分组个数
    print("-" * 10)
    print(df1.groups[('Fudan University', 'Freshman')]) # 返回改组的索引
    print("-" * 10)
    print(df1.size())  # 每个组别的个数
    
    >>>
    16
    ----------
    Int64Index([15, 28, 63, 70, 73, 105, 108, 157, 186], dtype='int64')
    ----------
    School                         Grade    
    Fudan University               Freshman      9
                                   Junior       12
                                   Senior       11
                                   Sophomore     8
    Peking University              Freshman     13
                                   Junior        8
                                   Senior        8
                                   Sophomore     5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reshman     13
                                   Junior       17
                                   Senior       22
                                   Sophomore     5
    Tsinghua University            Freshman     17
                                   Junior       22
                                   Senior       14
                                   Sophomore    16
    dtype: int64
    

    3. 分组后3大基本操作

    熟悉了一些分组的基本知识后,重新回到开头举的三个例子,可能会发现一些端倪,即这三种类型分组返回的数据型态并不一样:
    第一个例子中,每一个组返回一个标量值,可以是平均值、中位数、组容量 size 等
    第二个例子中,做了原序列的标准化处理,也就是说每组返回的是一个 Series 类型
    第三个例子中,既不是标量也不是序列,而是通过筛选返回的整个组所在行的本身,即返回了 DataFrame 类型
    由此,引申出分组的三大操作:

    1. 聚合- agg、
    2. 变换 - transform
    3. 过滤 - filter

    下面分别介绍

    3.1 聚合 aggregation (agg)

    1. 内置聚合函数
      在介绍agg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直接定义在groupby对象的聚合函数,因为它的速度基本都会经过内部的优化,使用功能时应当优先考虑。
      包括如下函数:
    • max/min/mean/median/count/
    • all/any/idxmax/idxmin/
    • mad/nunique/skew/quantile/
    • sum/std/var/sem/size/prod
      其中有些不常用的函数如下:
    • any(): 如果组内有truthful的值就返回True。
    • all(): 组内所有元素都是truthful,返回True。
    • mad():返回组内元素的绝对中位差。先计算出数据与它们的中位数之间的残差,MAD就是这些偏差的绝对值的中位数。MAD比方差鲁棒性更好。
    • skew():组内数据的偏度。
    • sem():组内数据的均值标准误差。
    • prod() :组内所有元素的乘积。
    df.groupby('Gender')['Height'].idxmin()
    >>>
    Gender
    Female    143
    Male      199
    Name: Height, dtype: int64
    
    df.groupby('Gender')[['Height', 'Weight']].max()
    >>>
    Height  Weight
    Gender      
    Female  170.2   63.0
    Male    193.9   89.0
    

    2. agg方法

    虽然在 groupby 对象上定义了许多方便的函数,但仍然有以下不便之处:

    • 无法同时使用多个函数
    • 无法对特定的列使用特定的聚合函数
    • 无法使用自定义的聚合函数
    • 无法直接对结果的列名在聚合前进行自定义命名

    下面说明如何通过 agg 函数解决这四类问题:

    【a】使用多个函数
    当使用多个聚合函数时,需要用列表的形式把内置聚合函数对应的字符串传入,先前提到的所有字符串都是合法的。

    df.groupby('School')['Height', 'Weight'].agg(['max', 'min', 'count', 'idxmax', 'idxmin'])
    

    结果如下:


    image.png

    从结果看,此时的列索引为多级索引,第一层为数据源,第二层为使用的聚合方法,分别逐一对列使用聚合,因此结果为10列。
    【b】对特定的列使用特定的聚合函数
    对于方法和列的特殊对应,可以通过构造字典传入 agg 中实现,其中字典以列名为键,以聚合字符串或字符串列表为值。

    df.groupby('Gender')['Height', 'Weight'].agg({'Height': ['max', 'idxmax'], 'Weight': ['mean', 'count']})
    
    image.png

    【c】使用自定义函数

    在 agg 中可以使用具体的自定义函数, 需要注意传入函数的参数是之前数据源中的列,逐列进行计算 。下面分组计算身高和体重的极差:

    df.groupby('School')['Weight', 'Height'].agg([lambda x: x.max() - x.min()])
    
    image.png

    【d】聚合结果重命名

    如果想要对聚合结果的列名进行重命名,只需要将上述函数的位置改写成元组,元组的第一个元素为新的名字,第二个位置为原来的函数,包括聚合字符串和自定义函数,现举例子说明:

    df.groupby('School')['Weight', 'Height'].agg([('range', lambda x: x.max() - x.min())])
    
    image.png

    3.2 变换函数与transfrom方法

    变换函数的返回值为同长度的序列,最常用的内置变换函数是累计函数: cumcount/cumsum/cumprod/cummax/cummin ,它们的使用方式和聚合函数类似,只不过完成的是组内累计操作。
    各个函数的意义如下:
    cumsum(): 依次给出前1、2、… 、n个数的和
    cumprod(): : 依次给出前1、2、… 、n个数的积
    cummax(): 依次给出前1、2、… 、n个数的最大值
    cummin(): 依次给出前1、2、… 、n个数的最小值

    df.groupby('Gender')['Height', 'Weight'].cumsum().head(7)
    >>>
        Height  Weight
    0   158.9   46.0
    1   166.5   70.0
    2   355.4   159.0
    3   NaN 87.0
    4   529.4   233.0
    5   316.9   138.0
    6   479.4   190.0
    

    当用自定义变换时需要使用 transform 方法,被调用的自定义函数, 其传入值为数据源的序列 ,与 agg 的传入类型是一致的,其最后的返回结果是行列索引与数据源一致的 DataFrame 。
    例如现对身高和体重进行分组标准化,即减去组均值后除以组的标准差:

    df.groupby('Gender')['Height', 'Weight'].transform(lambda x: (x-x.mean())/x.std()).head(7)
    >>>
    Height  Weight
    0   -0.058760   -0.354888
    1   -1.010925   -0.355000
    2   2.167063    2.089498
    3   NaN -1.279789
    4   0.053133    0.159631
    5   -0.236837   0.570013
    6   0.653550    0.754993
    

    3.3 过滤

    首先明确一下索引和过滤的区别

    过滤在分组中是对于组的过滤,而索引是对于行的过滤,在第二章中的返回值,无论是布尔列表还是元素列表或者位置列表,本质上都是对于行的筛选,即如果符合筛选条件的则选入结果表,否则不选入。

    组过滤作为行过滤的推广,指的是如果对一个组的全体所在行进行统计的结果返回 True 则会被保留, False 则该组会被过滤,最后把所有未被过滤的组其对应的所在行拼接起来作为 DataFrame 返回。

    在 groupby 对象中,定义了 filter 方法进行组的筛选,其中自定义函数的输入参数为数据源构成的 DataFrame 本身,在之前例子中定义的 groupby 对象中,传入的就是 df[['Height', 'Weight']] ,因此所有表方法和属性都可以在自定义函数中相应地使用,同时只需保证自定义函数的返回为布尔值即可。

    4. 练习:

    现有一份汽车数据集,其中 Brand, Disp., HP 分别代表汽车品牌、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功率:

    car = pd.read_csv('car.csv')
    print(car.shape)
    car.head()
    >>>
    (60, 9)
    Brand   Price   Country Reliability Mileage Type    Weight  Disp.   HP
    0   Eagle Summit 4  8895    USA 4.0 33  Small   2560    97  113
    1   Ford Escort 4   7402    USA 2.0 33  Small   2345    114 90
    2   Ford Festiva 4  6319    Korea   4.0 37  Small   1845    81  63
    3   Honda Civic 4   6635    Japan/USA   5.0 32  Small   2260    91  92
    4   Mazda Protege 4 6599    Japan   5.0 32  Small   2440    113 103
    

    问题1: 先过滤出所属 Country 数超过2个的汽车,即若该汽车的 Country 在总体数据集中出现次数不超过2则剔除, 再按 Country 分组计算价格均值、价格变异系数、该 Country 的汽车数量, 其中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标准差除以均值,并在结果中把变异系数重命名为 CoV
    1.1 先按照country分组, 筛选出数量大于2的汽车品牌

    df1 = car.groupby('Country').filter(lambda x: x.shape[0] > 2)
    df1.head()
    
    image.png

    验证一下是否Country统计数据都大于2:

    df1['Country'].value_counts()
    >>>
    USA          26
    Japan        19
    Japan/USA     7
    Korea         3
    Name: Country, dtype: int64
    

    1.2 再按 Country 分组计算价格均值、价格变异系数、该 Country 的汽车数量,
    其中汽车的数量可以统计任意字段的count即可,因而,可以值聚合Price列,
    并分别计算均值,变异系数,数量

    res = df1.groupby('Country')['Price'].agg(['mean', ('Cov', lambda x: x.std()/x.mean()), 'count'])
    res  
    
    image.png

    问题2: 按照表中位置的前三分之一、中间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一分组,统计 Price 的均值。
    分析: 构建一个新的序列用于分组,取值为前20-Front,中间20-middle,后20-back.

    # 先创建一个与原DataFrame等长的序列,前20为front, 中间为middle,最后为back
    car['position'] = ['front'] * 20 + ['middle'] * 20 + ['back']*20
    car.groupby('position')['Price'].mean()
    >>>
    position
    back      15420.65
    front      9069.95
    middle    13356.40
    Name: Price, dtype: float64
    

    问题3: 对类型 Type 分组,对 Price 和 HP 分别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结果会产生多级索引,请用下划线把多级列索引合并为单层索引。

    type_group = car.groupby('Type')['Price', 'HP'].agg(['max', 'min'])
    type_group
    
    image.png
    # 使用多级索引映射
    type_group.columns = type_group.columns.map(lambda x: '_'.join(x))
    type_group
    
    image.png

    问题4. 对类型 Type 分组,对 HP 进行组内的 min-max 归一化。

    df2 = car.groupby('Type')['HP'].transform(lambda x:(x-x.min())/(x.max()-x.min()))
    df2.head(5)
    >>>
    0    1.00
    1    0.54
    2    0.00
    3    0.58
    4    0.80
    Name: HP, dtype: float64
    

    问题5: 对类型 Type 分组,计算 Disp. 与 HP 的相关系数。

    car.groupby('Type')[['Disp.','HP']].apply(lambda x:np.corrcoef(x['Disp.'].values,x.HP.values)[0,1])
    >>>
    Type
    Compact    0.586087
    Large     -0.242765
    Medium     0.370491
    Small      0.603916
    Sporty     0.871426
    Van        0.819881
    dtype: float6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andas从入门到精通(4)- Groupby分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se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