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朝阳群众再上热搜,原因却并非全民福尔摩斯,而是因为部分居民感染“诺如病毒”的消息。此番病毒来势汹汹,短短几日内,朝阳区豆各庄地区已经有数十例感染案例,且感染人数仍在增加。有关部门已经迅速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分析论证工作,几大官媒纷纷予以报道。一时间,“诺如病毒”不光在现实中肆虐,在网络端也蔓延开来。
相信大部分群众的第一反应就是:诺如病毒?这是个什么鬼?实际上,此次已并非中国第一次发现诺如病毒感染了,早在1995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诺如病毒感染事件,之后全国各地先后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
什么是诺如病毒?
通俗来说,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它于1968年被发现,以肠道传播为主,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学校、餐馆、托儿所等人群密集处暴发。
诺如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有些奇怪的是,大人和小孩的感染症状不尽相同。儿童的主要症状为呕吐,成人主要症状为高频腹泻(24小时内可腹泻4到8次)。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大约在12—48小时,潜伏期过后,人很快便会出现胃肠炎的症状。对于一般人群,感染诺如病毒后2—3天即可痊愈。但对于儿童来说,患病过程可能更长。
感染了诺如病毒,怎么办?
如果感染了诺如病毒,也不要慌。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针对性地给予补液、止泻等治疗。
另外,要多休息、多饮水。乍一听,这句话似乎百病通用,颇有点江湖郎中那种药不好你、也药不坏你的意思。但其实,对于呕吐、腹泻的病人来说,及时补水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休息到位、补水及时,对于患者康复,将大有裨益。
此外,鉴于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堪称传染病领域的小强,如果家中有人已经感染了诺如病毒,就一定要注意不能共用餐具,以防造成交叉感染。
对于小朋友来说,一旦感染了诺如病毒,或许将是喜忧参半:忧的是要打针吃药,喜的是可以几天不上学,以避免因共用玩具、水具等,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诺如病毒应如何预防?
都说防患于未然,但对于诺如病毒来说,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在此要提醒大家的是,预防感染主要以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为主。
远离传染病,有万能大法
炎炎夏日,传染病高发,而小朋友因为抵抗力差,更容易被病毒盯上,躺枪几率很高。其实,远离传染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做到如下几步,就成功了大半:
一、正确彻底地清洁双手
洗手人人会,没几个能洗对。彻底地洗手,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有一首朗朗上口的“七步洗手法”儿歌,可以教给孩子:
手心相对搓一搓,
手背相靠蹭一蹭,
手指中缝相交叉,
指尖指尖转一转,
握成拳,搓一搓,
手指手指别忘掉,
手腕手腕转一转,
做个清洁好宝宝。
正确彻底地清洁双手,不仅是预防诺如病毒必需的方法,也是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的必要措施。
二、勤开窗、勤通风、勤透气
在依靠空调保命的三伏天,打开窗户和走到室外一样,都需要大大的勇气。一想到推开窗,送来的不是清新空气,而是热浪滚滚,开窗透气的热情立刻被浇灭了一大半。然而冷气虽可贵,开窗不可少,尤其对于如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这类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空气流通。
三、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多喝水,莫贪凉
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饮食卫生是关键。夏日天热,食物易滋生细菌,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坏肚子,给病毒以可乘之机。因此,一定要注意清洁饮食。另外,炎热夏季,不少孩子迷恋冷饮,享受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然而冰饮一时爽,拉肚子却不好收场。因此,尽量还是喝烧开的水,少食冷饮为妙。
其实预防传染病并不难,妈妈也无需太担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关键。另外,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为了宝贝们的身体健康,看见此文的妈妈们,动动手指,快快转发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