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有责罚,甚至动手,我们也应该欣然接受。想想为什么父母这么生气,我们的过失到底在哪里,也要灵活,不能学死板了。有一次曾子的父亲因为曾子犯了一个错,他很生气,拿起一根大的木棍打曾子。曾子因为学过“父母责,须顺承”,所以动都不动给父亲打,结果父亲用力过猛,把他打晕了。这件事传到孔夫子的耳中,他就跟学生讲,曾子这样做不孝。父母在生气的时候,情绪可能控制不了,假如失手,刚好一棒打到你头上去,那儿子死了谁最伤心?父母!所以孔夫子说“小杖则受”,拿小棍子可以乖乖地接受处罚;“大杖则走”,看父亲拿起来的棍子可能会打死你,赶快跑!不能陷父母于不义。诸位朋友,学圣贤学问要能灵活运用。
我会问学生:“你每次被爸爸妈妈骂完之后,你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孩子的答案是好衰!下一次一定不要被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心态不对,这个时候我们要适时替父母讲话,把他的态度扭转过来。我会跟学生讲:“当你的父母在责罚你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身体已经受伤了。发一次脾气要三天左右身体才会恢复正常。没有人喜欢骂人。你的父母是因为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要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你学坏。你要能体恤父母这一份存心,为了让你的道德、学问能提升,不会堕落,才要教训你、责罚你,你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一份关怀、爱护。”
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