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笑来老师宣布邀请张旎老师来践行群讲父母教育课的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广大践友们的欢呼声,终于要讲父母教育了。
没有孩子的我,对这门课居然如此热衷,主要还是缘于笑来老师对张旎老师的肯定。笑来老师教投资,教践行,教英语,教自学计算机,教健身,但是很多人想让笑来老师教夫妻相处之道。笑来老师的智慧,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笑来老师这么肯定张旎老师的父母教育,肯定错不了。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日常的聊天中,我知道他们在育儿方面多多少少有遇到一些问题,我真的希望能通过这些课程能帮到他们。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问,为什么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作都需要持证上岗,但是父母这么重要的职业,却不要考证,甚至连培训上岗都不需要做。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养育技能看成是一项简单的习得技能。养育和教育,慢慢变成一个公认的技术工种。
到目前为止,张旎老师一共上了一次先导课,两次正课。看完我只有一个念头——这简直是逻辑课在育儿领域的完美体现:
逻辑基础:我是谁——我的想法和观念如何形成——我该如何看待别人的认知——认知陷阱有哪些
育儿基础:我是谁——我的育儿观如何形成——我该如何看待别人的育儿观——育儿过程中犯了哪些认知陷阱
笑来老师诚不欺我啊,底层逻辑果然是一起领域的基础构架。
我兴冲冲的把张老师给的育儿观形成的模型图截了图,把课程笔记分享给了我认为需要的宝妈们。我以为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结果让我意外,但分析了之后又在情理之中——我就是给杨过武功秘笈的那只傻雕,而杨过却不再是杨过:
1.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跟家人关系剑拔弩张的上海妈妈,困囿在情绪里,选择性地只看到了有共鸣的地方。
2. 被琐事缠绕脾气火爆的二孩全职新疆妈妈,只留给我一句话——等老大开学了我就看看。然而,我那份笔记,只有200多字。
很多人零七八碎地从长辈、育儿书甚至是抖音上面获得信息,不知不觉受到大众情绪的影响。并且在育儿过程中,甚至掺杂着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工作平衡带来的种种矛盾。这就给正确的认知带来巨大的困难。如果没有清晰的底层逻辑,面对这么多真假难辨的信息,再加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矛盾,日子,也就剩下鸡飞狗跳了吧。
认识不到逻辑的重要,我给好朋友的分享,就变得跟其它所有当下育儿课程一样,平淡无奇。可惜的是,我给这两位好朋友都推荐过笑来老师一生推的书——《超越感觉》。无一例外,都没有看。我能怎么办——继续推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