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做父母”
一时间“吼叫”似乎成了不会做父母的头号标签,而且有脑损伤的数据为证!?
“吼叫”本是人生物属性的一部分,以示威、以宣泄、以保护、以坚定。至此,却成为一种低劣与无能的象征,生何以堪?情何以堪?
究竟是在做“学问之道”的“求其放心”?还是在做“唯恐天下不乱”的“焦虑覆盖”?
在我们的“中庸”“中道”文化里,物极则必反,否极则泰来,方法都是在良知这个“中线”左右上下的自由移动,任何方法有效皆可,但有一个必须前提是:良知在线!
西方教育思潮容易让我们沉浸到教育的方式里,而忘记育人的价值观、文化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的价值观。
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人像机器,程序对了就对了,错了也就不管了、不要了,淘汰了。这也是造成我们越来越不喜欢孩子的原因,因为我们在方法教育的思潮里已经“没有办法了”。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重视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我们重视生命与文化传承的价值观,而非物质传承的价值观(过去这些年确实走偏很多)。
这就如同一个圆心,在这个圆心基础上我们可以肆意画圆而至圆满。这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可惜的可惜的是,我们都在没有圆心的画圆,用尽方法和工具也只是剑走偏锋,冰冷无比。
我不喜欢动不动这个方法,那个流程,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我们对自己父辈与子辈之间的“代际关系”本质并了解,我们中国家庭是关系的密度要远远大于西方的家庭关系,而且深入骨髓。
但是西方的代际关系却会显得更加独立和自我。
所以,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教育里需要穷尽心思地用尽各种方法以维系教育的发生,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但是我们中国人本身就在生命中,我们不需要用尽方法以维系。
但是,可怕的现实是,我们现在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确实已经走偏了,甚至比西方更加的西方。
所以,才让很多的孩子到头来“走投无路”……
我也是在西方的心理学中走过来的,我也从不排斥西方的逻辑化、精细化、流程化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只是有一点,需要抱持清醒:无论面对什么人?面对什么事情,不要失去自己,都不能良知掉线。
所以,当看到有家长吼叫的时候,我并不会批评家长,更多是同情和怜悯,其次才是提醒家长“保持清醒”“不要负债”!
希望我们中国的家长继续活在生命里,用自己全然的生命去影响孩子的生命,然后在良知在线中对其他知识和技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持学习,好好生活!
吼叫无错,确保良知在线,也是谓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