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11-18

2019-11-18

作者: 居合攻守之道 | 来源:发表于2019-11-18 04:23 被阅读0次

继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恭喜发财”的“发财”一词,出处就在这里了。圣人之训,是要大家发身,不要发财。可大家听完圣人的话,“发身”这词根本没传下来,“发财”倒是深入人心,千年不朽。

张居正讲解说:仁德之君,知道生财的大道,只要使百姓富足,不要把利益都给在上位的人,这样就天下归心,而安处富贵崇高之位,这便是舍了那货财,去发达自己的身子。不仁之君,不知道生财的大道,只顾聚财于上,不管百姓贫苦,这样就天下离心,有败国亡身之祸,这便是舍着自己的身子,去生发那财货。以财发身是本,而民心既得,未尝无财。以身发财者,那财本来是为了供奉自己的身子,最后却导致丧身,那财又拿来何用呢?这简单的利害关系,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这人人都该“知道”吧?

其实不然,只有很少很少很少的人知道。用王阳明的话说,你只是知道有这说法,却没有知行合一,这并不是真知道。你只有散过财,聚过人,你才能知道。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原理》一书里提出了企业家这个概念,也提出了企业家理论,讲了企业家精神,其中讲到了企业家的三大快乐:

一是成功的快乐。企业家“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他求得成功不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利润和金钱是次要的考虑,而是“作为成功的指标和胜利的象征才受到重视”。

二是创造的快乐,企业家“存在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做成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这类似于一个无所不在的动机……企业家寻找困难,为改革而改革,以冒险为乐事”。企业家是典型的反享乐主义者。

三是自己建立一个理想国的快乐。企业家经常“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个自己的王国,常常也是一个王朝。对于没有其他机会获得社会名望的人来说,它的引诱力是特别强烈的”。这第三个快乐,就是给全体员工创造幸福生活。

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企业家。

一般人对企业的理解,都说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德鲁克说:认为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企业的误解。恰恰相反,与其说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如说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小化。为什么呢?因为利润是企业投入竞争的资源,企业会把利润全数投入到竞争中去,否则怎么会打价格战呢?

那么,企业追求的是什么?德鲁克说,企业经营的追求,就是继续经营而已。

什么叫继续经营?就是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永不出局,这就是企业的最高追求,也是最难的目标,最大的成功,永恒的王朝。

追求利润最小化,就是以财发身。

德鲁克为什么要苦口婆心地讲这个问题?他说,由于人们认为企业逐利,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针对企业家的公共政策出现了偏差,出现对企业不公平的政策,所以德鲁克如此为企业说话。以身发财,是当年的小目标;以财发身,才是今天的大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11-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xv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