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的读书笔记
我自己拍的瓦尔登湖看过三分之一时,随手放哪屋了,倚在床头懒得动,就打开了布鲁克林有棵树,三本里头,装帧最朴实的。没有套皮儿,只一个细细的腰封,拆了就是软软的封皮,120克的普通纹理特种纸,接着的扉页就变成80克白卡,好省,密麻的5号字体满满当当一页又一页,是三本中字数最多的了。我的天,怎么这么怕读这种实诚的书了?
气人,必须先看完他
一看就看进去了,瓦尔登湖排队吧
看到215页时,整一半。文章涤荡着的底色是忧伤而倔强的坚强。想这本书若是用高克数的牛皮纸做封皮,用老式的锁线胶装,更贴切她的文风吧。刚拿到手又韧又硬的书皮,并不友好的阅读感受,随着翻阅变得柔软,但韧性依旧,无所畏惧。
情节简单直白,初中生就能通读,翻译也还行,能读原版更好
有一颗温柔的心,在苦难中也能发现美好,但这颗心也是容易痛苦的。成就人的必也将毁灭人。
很庆幸生在这个国度的这个时期,虽然80后有各种惨,但依旧是个美好的时代。更担忧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人,阶级固化是一种趋势。
书中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有着各个阶层的描述,穷苦的饿着肚子的弗兰西和尼雷,没了孩子的茜茜(多讽刺的名字)挂在口边的就是“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在发霉的面包和妈妈用枯萎蔬菜拼凑的美味面前多么可笑。
担心这是我们的明天,也许不会到饿肚子那个地步,但是阶级固化的影子已经开始延伸,焦虑急迫的屌丝,破产边缘的中产,财富扩张的上层。比较羡慕的是50-60年代生人,没有战争,青少年时期的苦难,中年的顺应时势的发展,老年(还不算老呢)的大环境富足。吃苦要趁早,勃勃生机的年少时期,伤相对是好愈合的。
不过所有的一切外在都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心,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选择怎样去面对苦难。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一生都是。
快要读完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已经上班挣钱生活宽裕了些,他们还是倔强的维持着尊严,时常回忆起他们那位酗酒而亡的父亲。我有点搞不清到底是那个拼命维持生存的母亲对他们影响大,还是那个不肯承担家庭生活重任一直醉生梦死的父亲给他们影响更大,温婉而敏感爱好幻想的一个男人(或许他是生错了性别)。都有吧。
生命的底色就是苦难,扛着苦难成长起来的人,更有去爱的能力和被爱的权利。当看到尼雷对即将成为他继父的那个警察说出我可以不叫你父亲,但可以叫你爸爸时,一下子眼泪就出来了,那些苦难都算什么呢?只衬托今天是如此的幸福罢。
玛丽罗姆利外婆说“你看一切,就像你是第一次或最后一次看到那样。如果这样的话,你在世上的日子就会充满荣光。”
可是,最终带他们离开那棵臭椿树(Tree of heaven ),离开布鲁克林的,依旧是他们从政富有的继父。
以前,总能把一整本书不漏细节的记下来,现在却不能了,当尝试回忆起一些呼应前面章节的细节时,常是空白的。以前总能很好体会作者文字背后的亮点,现如今只能对触动自己的文字有感触……有些东西,麻木了,枯竭了………而且是不会再重来的。好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