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群童抱茅的目的何在

群童抱茅的目的何在

作者: 王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23:35 被阅读0次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这么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此句的意思是: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狠心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由此句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群童抱茅只是为了欺侮我老无力吗?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好多学生回答的是儿童太顽皮,群童抱茅只是和杜甫做个刺激的追逐游戏。

果真如此吗?要知道这场大风来的很突然,既然能吹掉了杜甫屋上的三重茅,那其他人家的茅草房上的茅草估计也被吹走了。群童如果不是十分贫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抢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不单单是“欺我老无力”,也是为文末的抒情做铺垫。

在杜甫看来,如果不是“我老无力”,而是正当壮年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顽童竟然敢当着杜甫的面像强盗一样地胆大妄为,公然抱起他的茅草往竹林里跑去了。为了表明自己受欺侮的愤懑,杜甫说这些顽童跟盗贼一样,不过并不是真的给他们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去办罪。所以杜甫只是无可奈何地呼喊他们不要“抱”,喊得唇焦舌干不能再喊了,也不起作用,只好回到破屋中依着拐杖长久地叹息。

我们不妨看看学生的练习所做的回答吧。

此情此景为结尾的抒情做好了铺垫,更能体现杜甫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

相关文章

  • 群童抱茅的目的何在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这么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此句的意思是:南村...

  • 杜甫穿越骂校童

    富有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想象。 还是将杜甫的诗搬出来预热一下吧!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大情可润冻中身——从性情学角度品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 杜甫真的很穷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分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杜甫的大唐

    一、草堂中诗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 好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群童抱茅的目的何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do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