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 夢的解析》阅读笔记

《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 夢的解析》阅读笔记

作者: 平湖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15:35 被阅读0次

    1. 維多利亞時代的結束,促成了弗洛伊德的理論。人們被壓抑得太久了,所以需要探索自然的內在是什麼。

    2. 十九世紀末時代精神轉向,重視個人,強調瞭解自我。

    3. 達爾文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弗洛伊德改變了人與自身的關係。尼采開始強調人的個人性。

    4. 在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才有那樣包容一切的氛圍,才會出現弗洛伊德。

    5. 弗洛伊德打開了禁忌的大門,讓人們探索性慾,也探索夢境。

    6. 弗洛伊德站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分界處。他首先研究歇斯底里症狀,從這裡,他開始打開夢境的入口。(今天,我們具備這樣的知識基礎,知道自己是複雜的,但是十九世紀末二十 初的人沒有這樣的知識素養。)在某個程度上,他幫助現代人自省、自覺、自律。

    7. 弗洛伊德的學生榮格並不完全接受他關於性欲的理論,轉而相信一些神秘主義的力量以及原型理論。他的影響所及,促成了現代主義的繪畫、音樂等。

    8. 主觀主義者認為:一切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心,每個人都是通過主觀來接受世界,但是,我一旦離開,世界將不再是那個世界,我思故我在。所以為了保持世界的完整性,上帝的存在是必須的。而客觀主義者認為:不論我們如何認知,世界都是以它獨特的方式存在著。但是,弗洛伊德認為:我們所領受的客觀世界,都是經過主觀扭曲的。精神分析學就是要找出那個扭曲的機制(密碼本?)

    9. 性欲的壓抑是文明和創造力的開始。達爾文主義認為:人類和動物不一樣的是繁殖期的延遲,(<第三種猩猩>進行了說明);但是弗洛伊德認為:嬰兒期的性欲是存在的,只是文明要求他壓抑,所以心理能量就轉換到其他的方向去。因此,解讀夢境,是在解讀被壓抑、被轉換、被掩蓋起來的人的願望。夢境,就是欲望的滿足。

    10. 因此,當他在論述嬰兒期性欲時,他引用了俄狄浦斯的例子。弑父娶母,是文明最大的禁忌,因為這將會阻礙人類社會的存續,所以,它才是這個悲劇最重要的核心。俄狄浦斯無法抵抗這個原始的力量。

    11. 愛情,就是繞過了禁忌之後,讓原欲能夠合理、合法表達出來的東西。

    12. 人類意識的三個層次:意識conciousness、潛意識unconcious、無意識conciousness。(自我、本我、超我) 人的黑暗面,決定了你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也決定了你是誰。但是,無意識裡的內容會以各種不重要的、化妝之後的形式浮現出來,成為我們的夢境,所以,夢到的東西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藏在背後的東西。

    13. 夢境,告訴我們的是:願望的滿足!

    14. 為什麼我們會遺忘?因為有限的精神力量無法滿足過多的資訊和壓制過多的欲望。而精神經濟學裡,有一些明確的、明顯的選擇,是不符合分配合理性的。

    15. 為什麼我們不得不做夢,但是夢境卻都是選擇一些不重要I的東西?因為我們需要“記憶分類”,才能有效率地記住一些東西。使用什麼方法來記住呢?聯想。同樣地,我們解讀夢境,也需要反向的聯想。(後期弗洛伊德發展了很多繁複的分析方法)

    1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衝突”為核心:有限的資源和無窮的慾望;個人的慾望和外界的條件之間的衝突。性慾和攻擊性構成了原始本能衝動。攻擊是搶奪生存資源,性慾是為了複製自己。隨之而來的,是俄狄浦斯情結和閹割恐懼。(對女性來說,他認為是缺失造成的焦慮。)

    17. 人生,先是“去性慾化”,然後是“再性慾化”,後者會造成各種精神疾病。

    18. 意識不斷地受到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幹擾,它是非系統性的,不連續的,是依照聯想法則來運轉的。意識流小說就是因此而誕生的。潛意識和意識之間,有一個灰色地帶,能夠突破出來的內容,在那裡和意識混淆(變形和轉移)在一起。當人受到刺激,先產生幻聽和幻視,之後,底層的無意識被翻動,和現實混亂錯雜,導致人精神失常。

    19.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裡,夢是將童年的經驗、創傷變形出來。精神分析,就是將這些經驗釋放出來,用成人的視角來分析它,最後將它淡化。自我覆蓋在本我上面,它要面對外來世界,但是同時被本我操控。

    20. 弗洛伊德用來解釋人、分析人的方法,和物理等學科完全不一樣。在她他的啟發之下,二十世紀研究人的方法論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人是會變化的,會因應科學研究過程而發生改變。

    21. 人的精神狀態是一個光譜,沒有絕對正常和不正常的分界線,因此,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的精神病患。這一點,啟發了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的文學和藝術。現代文學和藝術是努力將人內心的邪惡的黑暗的那一面挖出來,是一個“除魅”的過程。

    22. 弗洛伊德的不同之處:對於“反猶主義”的立場和對於催眠術的應用。但是催眠術並不可靠。80、90年代在美國,催眠術強調“回歸童年創傷”,將各種問題都歸於原生家庭,產生了一種心態——“不要為自己負責,你的錯都是別人的錯”。這是事實?還是一種暗示?(這個趨勢一直延伸到當代!)他認為歇斯底里都有單一的性侵犯的起源。

    23. 一戰之後,由於世紀末的氣氛,以及一整代年輕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讓歐洲陷入了迷惘,於是弗洛伊德的學說在法國流行起來。他認為,十九世紀的輝煌,是原欲壓抑的結果,所以性的欲望在戰爭中爆發。但是斯賓格勒寫《西方的沒落》,認為這是文明的輪回,是輝煌之後的沒落。

    24. “自我重新陌生化”這個概念成為熱門,每個人應該學習將自己當作陌生人看待。人們認為自己有道德責任,去承認自己是黑暗的,然後把自己的黑暗面挖掘出來,借此來釋放壓力,個人與社會、文明的壓力。

    25. “隱私”的概念改變了:是我自己有,但是不確定別人有沒有,我也不會去問別人有沒有,那與這個世界間最私密、不具有普遍性、也無法和別人交換溝通的事。由此,越是理性無法解釋的越重要,越需要被挖掘、表達出來。超現實主義運動正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超現實主義要找到現實中這些細微瑣碎的東西,在畫布上、在詩歌中表達其本身現實性以外的意義(變形的性欲)。

    26. 他改寫了人類的愛情。愛是什麼?是欲望的替代,或是替代的替代,或是替代的替代的替代。所以,欲望和禁忌同時存在,越愛的人,越不可能在一起。輕易在一起的,就不會有深刻的真愛。

    27. 以他的角度解釋人類文明:是欲望被壓抑之後,昇華的結果。(想一想《死與淨化》這首交響樂!)結果文明反過來又壓抑了欲望。

    28. 弗洛伊德對於夢的解析,是依據個案來進行的,但是,其內在又有著深刻的邏輯性。(絕對不是東方神秘主義的《周公解夢》!)

    29. 《夢的解析》影響了二十世紀的敘事方法!尼采說,人是problem,不是question。尼采的敘事,採用格言體;弗洛伊德則是不斷回溯式的。薩伊德指出十九世紀小說的五大原則:補充性原則(事件先於敘述,敘述是事件的補充);前進性原則(依循時間線而前進,從未知到結論);適當性原則(小說和敘述都是一個原則/概念的適當性的載體);終極性原則(線性次序中,當下讀到的每一句話都有一種“終極性”);完整性原則(每一部小說都構建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但是,弗洛伊德的敘事是“羊皮紙書寫”,可以反復修改、塗抹。這一點,,引領了現代小說的敘述模式:現代小說的詮釋,是由讀者來完成的,是獨立于作者的。

    30. 超現實主義提出了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否存在集體的壓抑?“超我”的巨大力量來自於社會,群體。

    31. 第二次世界大戰,更進一步深化了對於集體偏執的思考。是不是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都是一種集體的癔症?或是集體的原欲的釋放?

    32. Benedit Anderson指出:民族是靠想像打造出來的,想像的歷史、想像的共同文化、想像的共同文化,這些事民族形成中真正的基底。(想一想我們的夏朝、女媧、共工、黃帝!)

    33. “泛性論”是太簡單輕易地解讀弗洛伊德的手段。

    34. “泛性论”是太简单轻易地处理弗洛伊德理论的手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 夢的解析》阅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gu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