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说起三国之中周瑜,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周瑜是小气不能容人的印象,其实小说之中的周瑜与历史之上形象相差很多,历史之上周瑜颇受士大夫喜爱称羡,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周瑜是唐诗宋词里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位三国人物之一。较为脍炙人口的有,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范成大的“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更是描绘出了一代英雄豪杰的洒脱和气度,值得一提的是,“羽扇纶巾”作为常见的儒生打扮,本是苏轼对周瑜的描绘,后来却多化用在诸葛亮身上,成为了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虚构了较多的情节,周瑜在与诸葛亮斗智的过程之中,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吐血而亡。其实历史之上诸葛亮虽然有才华,但是在赤壁之战过程之中作用并不是太大,这个时候的诸葛亮还没有达到成为周瑜的实力,
那么能作为周瑜认为的对手是谁那?其实是刘备,赤壁之战后对于如何处理与刘备的关系,周瑜给过孙权献计,《三国志》原文记录是这样的:“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
周瑜认为他有枭雄之姿,并且还有关张这样的猛将,最好的办法就是软禁刘备,再把关羽和张飞分开,但是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在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一部分南郡和荆南四郡,虽然刘备占据最多,但战略之上南郡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荆南四郡:只有得到南郡才能实现隆中对的“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只有得到南郡才能西进夺取益州,于是刘备在周瑜经过一年多的南郡之战后,击败留守南郡的曹仁,占据荆州七郡之中最重要的南郡后,(历史上并没有如小说之中被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对战之中拿下的)。
周瑜在占据荆州南郡之后就给孙权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之后,行军途中周瑜突然病卒时年三十六岁,之后刘备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借荆州南郡,这个时候东吴的鲁肃基于战略考虑认为,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并且刚占据荆州南郡的东吴,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上不及刘备,借南郡给刘备可以利用刘备对抗曹操,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
如果这个时候周瑜还存在,我想一定是不会同意借地,虽然战略短期时间东吴可能会面临与北方曹操的对抗,但对来说东吴也有可以占江南进益州与曹操南北对抗二分天下,借南郡之后的结果就是刘备得到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占汉中与东三郡实力达到顶峰,虽然后来刘备将长沙、桂阳两郡割让给了孙权,表面上东吴获利比较大,其实最重要的荆州南郡还在刘备手上,东吴在长江上游存在曹魏与蜀汉的威胁双重威胁,并且也限制东吴进入益州之地发展,最后的结果也很明确,东吴孙权为了避免刘备做大,和巩固东吴政权的安全,之才有东吴吕蒙偷袭关羽,夷陵之战的爆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