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老师家长一直强调最好能考个好大学?

为什么老师家长一直强调最好能考个好大学?

作者: 苏醉_ | 来源:发表于2017-10-28 00:46 被阅读0次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一本的软卧,二本的硬卧,三本的硬座,专科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不关心你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于是天真的我们,真的以为上了一本二本三本,差距并不会很大。

    然而进入大学一两年后,我们逐渐发现自己和当年考入名校的同学相距甚远。

    从高考战场厮杀侥幸取得“胜利”的你,惊恐地发现,你的人生竟不受控制地日趋平庸。

    一辆车上,有人在欢呼,也有人近乎销声匿迹。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原来我们的本科层次是真的能够影响自身的状态乃至未来发展,始终在我们的人生里留下属于它的烙印。

    你觉得这是歧视,而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一、好大学拥有: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

    这是学校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之一。

    211,985的高校更容易的拿到国家、教育部、省市政府更多的资金,所以也就有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设施。

    宿舍宽敞又美观,还有空调加wifi。

    食堂美味又便宜,还有八大菜系供你选。

    图书馆、自习室、教学楼明亮又舒心,还有优秀社团随你挑。

    这些还不算什么……

    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你可以接触到数不尽数的名家讲座,国内外交换机会,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一所优秀的大学,因为名气在外,还比较容易能邀请到名人,甚至是明星,来学校演讲或者搞一些活动。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大家交着同样的学费(一本和二本学费差不多),考进名校的学生却能够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也许在智力天赋上大家原本相差无几,但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却造就了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距。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到了一个高的平台,才有往更高的平台跳跃的机会。

    而被名校这道坎拦下的人,失去的高度并不只是大学之间的差距,还有未来无限选择的可能。

    二、好大学拥有:好校友、好环境

    在一所一般的大学,可能很多同学会感受到:表现的积极向上,是一件有点羞耻的事情。甚至你努力一点,就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挤和嘲笑。

    笑你:“到了大学还学习”。

    告诉你:“走出社会没人在意你的学习成绩”。

    久而久之,你也慢慢被同化,觉得大学就应该放肆玩,觉得大学只是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地方。

    于是每天浑浑噩噩的听课,吃饭,打游戏,刷剧,玩手机。

    最多也就是在考试前,熬几个通宵,还要发个朋友圈配文字,诉说自己的辛苦。

    一所好大学能带给你的,就是当你想学习的时候,可以让你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没有人会因为你在学习,你在努力,你表现的积极向上一点儿而议论你。

    因为大家也都在学习,在努力,而且大家都太厉害了,校园里有满分学霸,代码达人,有叱咤各类英文演讲、辩论大赛的男神女神。

    而这些人,都是你这四年的校友,你会和他们一起上课、聊天,一直被他们的气场笼罩。

    就算你不想学习,不想努力,但是周围的人都非常优秀,而且学得比你好,掌握的比你快。

    那你是不是也有想学习、想变优秀的动力了呢?

    你会不知不觉汲取到他们的优点,不断地向上走,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继而拥有更多的可能。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只会越来越优秀。和不怎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只会原地踏步甚至被他们带领的更差劲。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都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了。

    当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后,原本雄心壮志的自己,励志要在大学干出一番天地,来证明高考不过是一时失误,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于是发愤图强。

    却因自己的高标准与身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所以不由自主的降低了自我标准,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

    结果导致大学四年后,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

    这大约就是一所好大学与普通大学真正的差别吧。

    我们经常听到/经常说起这样的抱怨:我有能力做这件事,只是没有坚持下去,下次我注意就好了。

    于是,整日用此类话语麻痹自己。

    却不知自制力,坚持力,还有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品质,这种品质来自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更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的自我训练和坚持。

    而在三流大学吊车尾的你,问自己一句话:你连准备了12年高考都草草了事,又有什么底气觉得自己能在未来的某件事上坚持下去?

    这里不排除身边存在整日宅在宿舍打游戏的一本学生,也不排除目标明确靠考研改变命运的优秀的二三本学生。

    仅仅从大数据上说,名校的学生确实比二三本院校学生做的要好很多。

    这个主要是因为名校生都算是应试教育制度下表现较好的人,智商高不高暂且不讨论,但他们的自制力,坚持力,还有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都是得到过实实在在的考验的。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就是名校的学生更能清晰的知道我要做什么,我不要做什么,我想要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

    比方说,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做一些学习规划,我今天早晨要早起去图书馆完成某项作业,课间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最后晚上要保证练习一个小时的听力和口语。

    计划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优秀的学生清晰的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计划。

    不仅仅会真正把计划坚持下来,更会不断的反馈,调整,总结。

    进入优秀大学,跟着这些学霸在一起,你将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

    三、好大学拥有:光环效应/名人效应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所好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能够让面试官“高看”你一眼。

    爱屋及乌嘛,因为你是名校毕业的,所以面试官认为你肯定也很优秀。

    很多公司或者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上,甚至明确指出,只招收211/985院校的应届毕业生。

    不同的文凭至少代表了:平均的专业基础、平均的智商水平、平均的综合素质。

    用人企业强调学历这个问题时,看的不仅仅是学历本身,而是学历背后折射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自律能力等等。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仍然有可能去改变自己,毕竟不是说211、985的大学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再好的环境和资源,自己不把握好,自己不努力一切都是假的。

    要知道:别人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暗自努力。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他们也和你一样显得吊儿郎当,和你一样会抱怨,而只有你自己相信这些都是真的,最后也只有你一个人继续不思进取。

    作为一个即将大四毕业的学姐,给每个在校大学生几条建议:

    1、在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时,不妨多看看书,什么书都可以(用来休闲娱乐的小说也行)

    但是光看书还不够,要注意思考,思考从书中学到了些什么。

    2、在不知道自己方向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妨学好英语。

    我这里要说一下,学好英语并不是指考过四六级,而是要学好口语,能够与人流利的交流。最好学学商务英语,吃透语法。

    语言毕竟是用来交流的,不是吗?

    3、要是学英语是在是没天赋,可以试着学学自己感兴趣的小语种。

    4、要是实在没有学语言的天赋,不妨玩转Word、Excel、PPT、PS中的任何一个都行,学到顶尖。

    Word的基本操作,格式的设置上,到时候的毕业论文会用到,将来工作也会用到。

    Excel也非常实用,关键是要把公式给掌握,还有一些操作。

    PPT的设计,大学四年以及将来工作会用到(学会做出省时、省力、又好看的PPT)。

    PS大神的工资可是很高的。

    5、别贪心,一次只专注做好一件事。

    千万不要妄想自己是个“多面手”,既想学英语,又想学德语,还想学好PPT,学PS,又想学化妆,又想考研,又想考注会,又想健身减肥……

    这些要是都同步进行,是什么都做不好的。选出1~2个自己目前最需要的,然后专注学习。

    学的差不多了后,再选出1~2个,学习。

    6、别把时间都花在社团活动/学生会上,要留有提升自己的时间。

    大学生活可以很忙,也可以很闲。

    那些很忙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参加了各种活动的人,他们天天围着这些事转,没有时间来提升自己。

    有些活动,确实能丰富经历,能结交朋友,能学到些东西。

    但更多的时候,是在为一些无意义(学不到什么东西)又耗时的活动组织上,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7、注意结交人脉,但不能将其过于夸大

    人脉和自身能力,两者兼得那是你的能耐,如果只能选一个,还是选后者。

    人脉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靠的住的,是自己的实力/能力/技能。

    毕竟,自身能力是别人抢不走的,是不会“背叛”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老师家长一直强调最好能考个好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lj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