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一直想对于自己学习Swift语言的笔记做一个总结,分享给像我一样的“Swift小白”们入门学习使用,但由于当码农比较辛苦💦,所以一直没有时间,最近比较闲,决定注册简书,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希望大神们能多多指点,谢谢 🙏🙏🙏
一,Swift语言简介
2010 年 7 月,苹果开发者工具部门总监“克里斯·拉特纳”开始着手 Swift 编程语言的设计,用时一年,完成Swift语言的基本架构;大约历经4年的开发期,Swift 语言由苹果公司在 2014 年在 Apple WWDC 发布,用来撰写 OS X 和 iOS 应用程序。大家好,一直想对于自己学习Swift语言的笔记做一个总结,分享给像我一样的“Swift小白”们入门学习使用,但由于当码农比较辛苦💦,所以一直没有时间,最近比较闲,决定注册简书,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希望大神们能多多指点,谢谢 🙏🙏🙏

二,Swift语言发展历程
1,2014 年 6 月苹果在发布 Xcode 6.0 的同时发布了 Swift 1.0
2,2015 年 2 月,苹果同时推出 Xcode 6.2 Beta 5 和 6.3 Beta,在完善 Swift 1.1 的同时,推出了 Swift 1.2 测试版
3,2015 年 6 月,苹果发布了 Xcode 7.0 和 Swift 2.0 测试版,并且宣称在年底开源
4,2015 年 9 月 15 号,正式发布了 Xcode 7.0
6,2016 年 9 月 14 号,正式发布了 Xcode 8.0(正式版Swift 3.0 Xcode 8.0)
从发布至今,苹果的每一个举措都彰显其大力推广 Swift 的决心;由于语法更迭太快,最苦逼也是收获最大的莫过于用 Swift 开发框架的程序员们
三,Swift语言特点
根据苹果官方说法:
1,快速、现代、安全、互动,而且明显优于 Objective-C 语言
2,可以使用现有的 Cocoa 和 Cocoa Touch 框架
3,Swift 取消了 Objective-C 的指针及其他不安全访问的使用
4,舍弃 Objective-C 早期应用 Smalltalk 的语法,全面改为句点表示法
5,提供了类似 Java 的名字空间(namespace)、泛型(generic)、运算对象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对Java不是很懂😳)
6,Swift 被简单的形容为 “没有 C 的 Objective-C”(Objective-C without the C)
(以上内容摘抄自百度......Y(^_^)Y)
四,为什么要学习 Swift?
OC 源自于 smalltalk-c,迄今已经有 40 多年的历史,个人感觉虽然 OC 的项目还会在未来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更换成 Swift 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从4月份开始,苹果提供的资料已经没有 OC 的了,这说明苹果推动 Swift 的决心;听朋友说他们公司的新项目已经开始用Swift编写,而且国内很多公司也在用Swift写新项目,公司都在做 Swift 的人才储备,所以会 Swift 开发才是所有企业日后都需要的。
Swift 毕竟也是出身自苹果,整体程序开发思路和 OC 是一样的,而且Swift 里面融合了很多其他面向对象语言的思想,不像OC那么封闭,学会 Swift,对我们日后想学习其他语言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与OC的简单对比

1,在 Swift 中没有了 main.m,@UIApplicationMain 是程序入口
2,在 Swift 中只有 .swift 文件,没有 .h/.m 文件的区分
3,在 Swift 中,一个类就是用一对 {} 括起的,没有 @implementation 和 @end
4,每个语句的末尾没有分号,在其他语言中,分号是用来区分不同语句的
5,在 Swift 中,一般都是一行一句代码,因此不用使用分号
6,与 OC 的语法快速对比
在 OC 中 alloc / init 对应 ()
在 OC 中 alloc / initWithXXX 对应 (XXX: )
在 OC 中的类函数调用,在 Swift 中,直接使用 .
在 Swift 中,绝大多数可以省略 self.,建议一般不写,可以提高对语境的理解(闭包时会体会到)
在 OC 中的 枚举类型使用 UIButtonTypeContactAdd,而 Swift 中分开了,操作热键:回车 -> 向右 -> .
Swift 中,枚举类型的前缀可以省略,如:.ContactAdd,但是:很多时候没有智能提示
监听方法,直接使用字符串引起
在 Swift 中使用 print() 替代 OC 中的 NSLog
六,Swift语言基本语法
1,常量与变量

1)let 定义常量,一经赋值不允许再修改;
2)var 定义变量,赋值之后仍然可以修改;
3)自动退到。Swift能够根据右边的代码,推导出变量的准确类型,通常在开发时,不需要指定变量的类型,如果要指定变量,可以在变量名后使用: ,然后跟上变量的类型 (重要技巧:按住Option键点击变量可以查看变量的类型)

4)没有隐式转换。Swift 对数据类型要求异常严格,任何时候,都不会做隐式转换,如果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计算,必须要显式的转换;


5)let & var 的选择。定义变量时,应该尽量先选择常量,只有在必须修改时,才需要修改为 var,在 Xcode 7.0 中,如果没有修改变量,Xcode 会提示修改为 let;
2,Optional可选值
1)Optional 是 Swift 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困惑的问题,定义变量时,如果指定是可选的,表示该变量可以有一个指定类型的值,也可以是 nil;

2)语法是:定义变量时,在类型后面添加一个 ? ,表示该变量是可选的,变量可选项的默认值是 nil,常量可选项没有默认值,主要用于在构造函数中给常量设置初始数值;
3)如果 Optional 值是 nil,不允许参与计算,只有解包(unwrap)后才能参与计算,在变量后添加一个 !,可以强行解包;

注意:必须要确保解包后的值不是 nil,否则会报错
4)常见错误:unexpectedly found nil while unwrapping an Optional value -> 在[解包]一个可选值时发现 nil;
3,??运算符

?? 运算符可以用于判断 变量/常量 的数值是否是 nil,如果是则使用后面的值替代,在使用 Swift 开发时,?? 能够简化代码的编写;
4,控制流

1)if语句。Swift 中没有 C 语言中的非零即真概念,在逻辑判断时必须显示地指明具体的判断条件 true / false;if 语句条件的 () 可以省略,但是 {} 不能省略;

2)三目运算。Swift 中的 三目 运算保持了和 OC 一致的风格;
3)可选项判断。由于可选项的内容可能为 nil,而一旦为 nil 则不允许参与计算,因此在实际开发中,经常需要判断可选项的内容是否为 nil;


小结:if let 不能与使用 &&、|| 等条件判断,如果要增加条件,可以使用 where 子句,注意:where 子句没有智能提示;


4)guard。guard 是与 if let 相反的语法,Swift 2.0 推出的;

在程序编写时,条件检测之后的代码相对是比较复杂的;使用 guard 的好处是能够判断每一个值,在真正的代码逻辑部分,省略了一层嵌套;
5)switch。switch 不再局限于整数,switch 可以针对任意数据类型进行判断,不再需要 break,每一个 case后面必须有可以执行的语句,要保证处理所有可能的情况,不然编译器直接报错,不处理的条件可以放在 default 分支中,每一个 case 中定义的变量仅在当前 case 中有效,而 OC 中需要使用 {}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